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门部胆管癌是起源于左、右肝管或其汇合部位的一种胆道恶性肿瘤。由于肝门部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且缺少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具有很大难度。许多患者由于肿瘤发现时处于晚期而无法行根治性切除。对于那些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来说,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胆道梗阻。目的:通过对我院5种较为常用的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方法(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内引流、外引流、PTCD)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提高该类患者群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从而对临床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对不同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CA19-9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CA19-9水平是否与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方法:整理和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21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根治性切除组(44例)、姑息性切除组(8例)、内引流组(18例)、外引流组(25例)、PTCD组(26例)。分析各组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分析46例不同病理分期患者术前CA19-9水平,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术前CA19-9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组的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97.7%、88.3%和57.1%,明显高于其余4组(p均小于0.05);内引流组的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8%、13.5%和0,与外引流组65.7%、10.3%、0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采取PTCD引流。术前CA19-9水平随病理分期提高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CA19-9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CA19-9水平。结论:1.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根治性切除为主,根治性切除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内引流、外引流及PTCD组。2.内引流组与外引流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术前CA19-9水平随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加。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CA19-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术前CA19-9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