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反贫困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7年底的3.1%。随着我国反贫困向纵深挺进,反贫困难度越来越大,减贫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当前我国深度贫困主要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就是其中的典型,湖南武陵山片区贫困具有面广、程度深、脱贫难的“顽固性”贫困的典型特征,长期以来在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中形成的不重视教育、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和人才外流等是导致区域性贫困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些特征对局部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力强。我国反贫困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消除绝对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顽固性”贫困并没有实质性改观,并且在这些地区扶贫效应的边际效益已经显露,要根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顽固性”贫困脱贫必须从致贫根源入手精准施策才能提升扶贫效果,实现长期脱贫。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理论的梳理,认为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力资本积累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培训投资和迁徙投资四个方面,而且能通过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以及消费升级四个层面来缩减贫困。另外,本文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具有贫困人口规模大,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集中且主要分布在农村的特点,而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教育质量不高,教育水平偏低,专业医疗人员占比少,教育培训规模小等问题,人口迁徙则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迁徙,并成为人力资本发展的主流。通过理论和现状分析,本文通过2009-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31个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促进普贫困缩减,但主要是体现在健康投资、教育培训以及人口迁徙三个方面,基础教育的替代指标毛入学率并不显著,同时人力资本积累的四个指标都对收入有积极影响,且对农村地区的收入存在显著的增长效应。本文还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力资本积累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以及产业升级的机制来促进贫困缩减,技术创新机制仅通过教育培训来体现,消费升级机制几乎不起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从建立合适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增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及降低人力资本迁移投资成本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