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企业来说,融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我国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更加完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融资方式有很多选择,而定向增发因其操作简单,而获得上市公司的青睐,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参与上市公司一级市场的定向增发,自愿将股份锁定在一定期限内以期望获得资本的长期回报。作为没有参与一级市场定向增发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其认为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是一种利好股价的行为,参与到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中,以期望获得异常回报。本文的研究从不同标的股票的角度考虑,因此分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组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组。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市场表现差异。之所以研究对象是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是因为融资融券股票绝大多数都是蓝筹股,其流通盘较大,公司成长性可预期。相比而言,非融资融券股票绝大多数是高速成长的上市公司,代表着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其成长空间能更加给人想象,投资者看好其未来的市场。但是成长性空间大的上市公司伴随着高风险,其回报率也必定与高风险匹配。因此,本文希望对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定向增发效应进行研究,并比较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在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市场表现是否存在着差异。本文收集了 2013年全部A股实施定向增发的246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经过筛选后,选取其中的225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融资融券标的股票100家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125家为研究对象,使用事件研究法对其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10,10)区间前后共计21个交易日的股价波动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计算出其日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和日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CAAR,将结果汇总成图表,进行预案公告日效应的比较分析。在研究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后的长期市场表现,计算预案公告后的三年的36个月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和月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CAAR,将结果汇总成图表,分析长期持有股票其在三年内的市场表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投资建议。研究发现,其一: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定向增发存在正的公告效应,非融资融券股票公告效应下的AAR和CAAR明显大于融资融券股票;其二:非融资融券股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后的36个月内存在长期的正效应,长期市场回报率表现优于融资融券股票;其三:融资融券股票在市场波动巨大的情况下存在短期助涨杀跌的现象,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于短期的股价波动并出现抑制作用。其四:融资融券股票与非融资融券股票定向增发下存在内幕效应,其中融资融券股票内幕效应在预案公告日达到最高,说明内幕效应严重,非融资融券股票内幕效应并没有在预案公告日达到最高,其在预案公告之后的几天达到最高,这意味着非融资融券股票存在一些投机成分,由于其流通盘较小的原因,预案公告之后的几天,捕捉到这一利好消息的市场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的股票买卖。从而对股票价格进一步推高,存在一定的投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