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6日,中国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推出,作为中国第一款股指期货产品,开创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新纪元。截止到今天,股指期货已经推出近两年,其已经成为国内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和风险规避工具,同时也是国内期货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更是学术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去证明股指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即主要是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存在性进行研究,侧重于其中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对于引导效果的检验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等存在差异,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效率可能存在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走势区间下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从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存在性”和“发现效率”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两个研究思路,实证检验引导关系与引导效果,对中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研究。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在不同走势情况下其价格发现功能及其效率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本文从实证的开始就将一分钟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高频数据按照价格走势分为上升区间和下降区间,分别对这两个走势区间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得出不同走势区间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特点,并对比两个区间的不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对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进行了阐述。研究背景引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是理论和现实的需求;研究意义从理论和现实角度阐述了对该领域研究的意义,并重点阐述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划分为不同期间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在研究思路部分,本章将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分解为引导关系与引导效果两个研究维度,以便分别展开讨论。研究框架则是将研究思路通过结构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之更加明晰和便于理解。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国外“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国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检验。在理论方面,外国经济学家首先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蛛网模型、仓储理论等解释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存在性,之后经济学家又从数学上推导出期货价格的计算公式,从而反映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在实证检验方面,实证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存在性的实证检验,另一类是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作用大小的实证检验。由于中国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的时间并不长,才短短的两年时间,所以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并不是特别多,更多是运用实证方法去验证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第三章理论分析首先,本章对股指期货进行介绍,并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定义进行了梳理,综合了前面经济学家对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定义提出了本文的定义。再此基础上,本章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股指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特点解释了股指期货为什么会先于现货价格变动,从侧面说明股指期货价格存在价格发现功能。其次,这章依托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存在性理论,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形成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其中,用于解释期货价格发现存在性的理论很多,包括蛛网模型、仓储理论、持有成本理论、理性预期理论等等。本章主要是从持有成本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存在性进行解释。为了分析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效率,本章采用信息有效性理论来分析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效率,从而从侧面得出股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第四章检验方法和统计模型这一章则主要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及其效率的研究思路和实证所用到的检验方法、模型进行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股指期货价格引导关系以及引导效果进行检验;实证所用到的检验方法和模型主要涉及到: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其中引导关系检验主要进行:(1)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与沪深300指数现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2)在第一个检验的基础上,如果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即判断是由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具体是由那个价格引导的。而引导效果检验主要进行:(1)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与沪深300指数现货价格的脉冲效应分析。(2)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和沪深300指数现货价格进行方差分析。同时重点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等。第五章数据与变量本章主要是对所选取的1分钟沪深300指数期货及现货价格的高频数据进行处理,由于股指期货交易时间和现货交易时间存在不一致性,所以我们挑选出相同时间的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数据,再按照其价格走势图上所显示的,将股指期货价格按照价格走势把整个数据区间划分为两个,即上升和下降趋势区间,这样产生了四个价格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价格序列进行对数处理,这样可以提高价格数据的统计性质。第六章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不同趋势下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价格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发现不同趋势下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基本特征。其次,就“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是否存在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股指期货存在价格发现功能,并且发现不同趋势下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是不同的。再次,本章就“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大小”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不同趋势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作用大小是有所不同的。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原因分析本章基于第三章的理论分析和第六章的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了本文关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在不同趋势下价格发现功能的最终研究结论。其次,本章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结合股指期货市场的特点、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因素以及不同趋势下的流动性的角度对产生以上结论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创新点:(1)数据选取,本文选取1分钟的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数据,能更真实的反映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于更高频的数据(如0.5秒数据),可以避免数据中的噪声因素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相对于日数据而言,对信息反映更加敏感。(2)从研究内容上看,将样本空间按照价格走势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样本区间,丰富了对该命题的研究。综合考虑影响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使用了Hasbrouck信息共享模型,该模型可以从信息有效性及其效率上来分析不同趋势下沪深300指数期货在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作用上所起到的信息贡献度,从而得出对于价格形成的有效信息中有多少是由股指期货市场所提供的,反映不同趋势下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