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痒是一种引起抓挠或抓挠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在许多疾病中,包括皮肤病、甲状腺疾病、艾滋病等,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慢性瘙痒症状,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不适。但是,目前临床上对大部分瘙痒症状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痒觉的生理、病理过程并不十分了解。有关瘙痒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痒的上行传导通路,关于痒的下行抑制系统的研究非常罕见。对于痒觉下行抑制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痒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以为治疗难治性瘙痒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大量研究提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痛觉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研究提示,PAG可能也参与了痒的下行抑制,但相关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脑内电刺激及脑内微量药物注射技术、结合动物行为学观察等实验方法,对激活PAG神经元后是否可以抑制痒觉及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为了探究PAG是否参与痒觉调控,我们使用了脑内电刺激技术,结合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组胺溶液产生抓挠行为的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背侧PAG (dPAG)可以抑制动物的抓挠行为。对照组动物经皮下注射组胺后30分钟内所表现的抓挠次数为114±48次(n=8);实验组动物给予dPAG电刺激,可显著抑制皮下注射组胺所引起的抓挠行为,即30分钟内的抓挠次数为46±8次(n=8),是对照组的40.3%(±6.7)。这个结果说明PAG对痒觉有着调控作用。2.为了进一步分析电刺激dPAG对组胺所引起的抓挠行为抑制作用的神经机制,我们使用了脑内刺激电极及微量注射导管双植入技术,结合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组胺的抓挠模型及动物行为学观察法,探究五羟色胺受体的激活是否参与了痒觉的调控系统。实验先在dPAG内注射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甲麦角林,在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组胺溶液后,给予dPAG电刺激,观察皮下注射后30分钟内的抓挠次数。结果显示,电刺激组动物的抓挠行为是对照组的39.8%(±8.1,n=6);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有逆转电刺激所产生的抑制作用的趋势,即该组动物的抓挠次数高于电刺激组,为对照组的65.7%(±14.3,n=6),虽然统计上尚未达到显著。这提示dPAG内的五羟色胺受体有可能参与了PAG内抑制痒觉的调控机制,但仍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结论。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PAG参与了痒觉的抑制调控机制;PAG中的五羟色胺受体可能参与了PAG对痒觉的抑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