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M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毒支原体又称鸡败血霉形体,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系统传染病,是现阶段养殖业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泰乐菌素作为动物专用药,对畜禽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且不易产生药物残留,毒性作用弱,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了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我国目前养殖业用药的不合理已经导致耐药现象的产生,耐药检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减缓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耐药性产生,保护和维持泰乐菌素的有效性,需要对鸡毒支原体开展耐药监控措施。耐药判定标准是对细菌进行有效耐药监控的科学手段,是判断细菌耐药性的科学准则。因此,为了监测耐药性产生,分析耐药现状和发展规律,更科学的指导临床用药,本课题参考CLSI中耐药判定标准制定的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野生型临界值、PK-PD临界值和临床临界值,为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数据。1.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野生型临界值(COWT)的制定本实验从临床感染鸡只中分离鸡毒支原体107株,与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4株共111株鸡毒支原体。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泰乐菌素对111株鸡毒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MIC50为0.5 μg/mL,MIC90为2 μg/mL。将得到的MIC数据带入Ecoffinder软件,进行线性回归模拟,得到不同置信区间下的野生型临界值。根据ECOF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95.0%和97.5%的Subset ECOFF都为2μg/mL,所以选择2 μg/mL为最终的野生型临界值。2.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效学临界值(COPD)的制定结合体外药效学数据,选取了 MIC90的菌株进行SPF级鸡胚毒力实验,最终选择M 17菌株进行PK-PD试验,制定药效学临界值。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M 17在FM-4肉汤、鸡血浆和肺组织中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在肉汤、鸡血浆和肺组织中的MIC都为2 μg/mL,MBC都为4μg/mL;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M 17的防突变浓度(MPC),测得MPC为5.12 μg/mL;采用菌与药孵育后去除的方法测定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测得孵育1 h的PAE为1.55~2.32 h,孵育2 h的PAE为4.24~4.92 h。根据MIC测定结果,设置不同浓度的泰乐菌素药物分别与鸡毒支原体M 17孵育,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滴度测定,绘制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M 17的体外杀菌曲线。根据泰乐菌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中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在空白血浆和肺组织中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与鸡毒支原体M 17孵育,绘制半体内血浆杀菌曲线和半体内肺组织杀菌曲线。通过PAE和半体内杀菌曲线研究,发现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抗菌作用主要呈现为一定的浓度依赖型和长时间依赖型,所以最后选择的PK-PD 参数是 AUC/MIC。试验选取112羽3周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健康组和人工感染组各56只。人工感染组用鸡毒支原体M 17进行气管灌注,感染7天建立鸡毒支原体患病模型。健康组和患病组均以25 mg/kg b.w.的给药剂量灌胃给药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给药后 0.33、0.67、1、1.5、2、3、4、6、8、12、24、36 和 48 h 采集鸡血浆和肺组织,经样品前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泰乐菌素的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中的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对药动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泰乐菌素在健康鸡和患病鸡靶组织肺中的药动学参数:峰浓度(Cmax)分别为6.284和6.174 μg/mL,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h)分别为35.569和60.949 h.μ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79和2.107 h,吸收半衰期(T1/2α)分别为1.512和1.403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700和21.737 h,清除率/生物利用度(CL/F)分别为0.703和0.410 mL/kg/h。利用抑制型Sigmoid Emax模型对半体内条件下健康组和患病组的AUC24h/MIC值与鸡毒支原体数量变化的对数值进行拟合,得到健康组和患病组的模型参数:Emax分别为 2.17 和 2.20,E0 分别为-4.59 和-4.53,EC50 分别为 27.40 和 27.68。预防(E=0)、治疗(E=-3)和根除(E=-4)目的下AUC24h/MIC靶标值:健康组依次为18.98、48.84、86.59 h;患病组依次为19.25、51.19、95.26 h。由于患病组更贴近实际用药对象,按照患病组 AUC24h/MIC 的靶标值,根据剂量计算公式:(?),得到当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MIC为2 μg/mL,临床推荐的按体重给药的预防剂量为17.25 mg/kg,治疗剂量为45.88 mg/kg,根除剂量为85.37 mg/kg。基于细菌的生长动力学机制的PK-PD模型进行不同给药方案下的疗效预测得到治疗剂量下以24h给药间隔,连续给药3天能达到预期疗效。临床推荐采用混饲给药,为方便临床用药,预防、治疗和根除日给药剂量对应的混饲剂量分别为 170、460 和 850mg/kg。利用Winnonlin模拟得到患病组E=-3时对应的药动学靶值为51.19,从而计算在不同MIC下的达标率。由患病肺组织的模拟结果可知,当MIC为2μg/mL时,达标率为0%;当MIC为1 μg/mL时,达标率为93.68%,高于90%。根据药效学临界值制定规则,达标率在90%以上所对应的最大MIC值即为药效学临界值,因此最终制定的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效学临界值为1 μg/mL。3.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的临床临界值(COCL)的制定结合体外药效学数据,选取了 5个不同的MIC的菌株进行SPF级鸡胚毒力实验。最终选择 M 1(MIC 0.008 μg/mL)、M 11(MIC 0.03 μg/mL)、M 17(MIC 2 μg/mL)、M 23(MIC 1 μg/mL)和M 24(MIC 0.5 μg/mL)菌株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制定临床临界值。试验选取165羽3周龄普通白羽肉鸡随机分为11组,每组15只。人工感染菌株选用筛选的5个不同的MIC菌株M1、M 11、M 17、M 23和M 24,每株菌人工感染2组,空白1组,人工感染后每株菌治疗一组,治疗方案采用PK-PD推荐的给药方案,45.88 mg/kg b.w.,1天1次,连续给药3天。以1×109CCU的剂量,气管灌注1 ml鸡毒支原体进行人工感染,连续感染7天。感染给药后密切观察鸡的状况,统计实验治愈率。临床试验中,得到泰乐菌素对上述5株菌株感染的鸡只的治愈率分别为100%、100%、93%、80%、73%,通过“WindoW”算法分析模型确定临床临界值的分布范围为0.03-1 μg/mL,通过CART算法分析模型确定临床临界值的分布范围为小于0.75 μg/mL,最后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临床临界值的分布范围为小于0.57μg/mL。最后确定的临床临界值为0.5 μg/mL.结合获得的野生型临界值、药效学临界值和临床临界值,根据CLSI折点的制定流程,最终建立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耐药判定标准为2 μg/mL。
其他文献
主要以微晶蜡及D60为基础材料,引入C5石油树脂、重质碳酸钙、黑色色浆、微晶蜡及T743,配制溶剂型底盘防锈蜡成品,重点研究探讨不同含量的C5石油树脂对溶剂型底盘防锈蜡性能的影响。
期刊
为保障新元煤矿3号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瓦斯抽采参数,而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是其重要的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预抽钻孔布置和预抽时间的长短。采用残余流量法和初始流量法综合考察,确定了新元煤矿3号煤层机械造穴有效抽采半径。通过现场实测得出,采用残余流量法测试2组机械造穴有效抽采半径分别为3.5、4.0 m;采用初始流量法测定3号煤层在单孔抽出率为45.94%时,抽采60 d后,其机械造穴
期刊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脂质代谢、淀粉和氨基酸合成的主要场所,这些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叶绿体发挥正常功能。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包括很多方面:叶绿体结构发育、叶绿体自身基因组的表达、核基因的调控、核编码的蛋白的运输等等。叶绿体97%的蛋白都是由细胞核编码的,它们在胞质中合成,再转运进叶绿体。已知的负责叶绿体蛋白质输入的转运复合体是位于叶绿体外膜上的TOC转运复合体,以及位于内膜上的TIC转运复合体,它们负责转运
学位
半导体电子器件是微电子与半导体行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计算机、通信、汽车、科研、国防和消费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行业的超高速发展,对半导体电子器件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半导体材料存在性能与加工工艺方面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下一代小尺寸、高性能、高灵敏度电子器件的需要。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拥有优异的层间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是传承摩尔定律的材料之
学位
自然界中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歇过。面对病原菌的挑战,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对于水稻而言,水稻细菌性病害如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该类病害大面积流行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选择下,不同的水稻品种进化出大量的抗性基因。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及抗病机制的解析不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水稻与病原菌的互作理
学位
铝合金因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耐磨、耐腐蚀以及良好的铸造性能等优点,逐渐成为高强度耐热轻质材料的首选。Al-Cu及Al-Si-Cu-Mg-Ni系合金是车辆用活塞的主要铝制金属材料,组织中与基体呈半共格位向关系的θ’相是活塞铝合金时效析出的重要强化相。随着发动机功率密度的提升,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活塞顶部的服役温度已经超过400℃。当温度高于250℃时,θ’相逐渐转变为完全不共格的稳定相θ,失去强化效果。已
学位
综述了碳九石油树脂(C9PR)加氢工艺技术及分析测试方法。介绍了C9PR加氢工艺的加氢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及加氢流程。调研了反应过程主副反应程度的分析测试方法。随着裂解乙烯工业的发展,C9PR产量大幅提高,对高性能氢化C9PR的需求也大幅上升,如何进行工艺设计得到高性能的氢化C9PR、提高产品的价值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Mg-Gd-Y合金具有轻质、比强度大和减振特性好等优异性能,在工业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Mg-Gd-Y合金的耐蚀性能与力学性能尤其是疲劳特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制约Mg-Gd-Y合金的发展,而表面改性技术则有助于改善Mg-Gd-Y合金的综合性能。本论文通过喷丸强化引入残余压应力,细化表面组织,提高Mg-Gd-Y合金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制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陶瓷层,增加了Mg-Gd-Y合金
学位
高熵合金是由4种或4种以上元素以等摩尔比或者非等摩尔比组成的单相固溶体合金,其不仅在设计理念上与传统合金不同,而且在性能上优于传统合金,从而展现出高强度、高塑性、高硬度、耐腐蚀等性能特点。通常,FCC单相高熵合金具有高塑性的特点,但因其强度不足而难以应用,近期有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富钴高熵合金,其延伸率可高达91.4%,但强度较低。传统合金中钴基合金由于其优越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叶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荧光探针在跟踪和监测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如细胞动力学、细胞代谢和营养吸收、酶活性和信号级联的调节等。其中,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组织穿透性深、损伤小和自发荧光干扰小的优点,在生物医学科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一些传统的近红外染料相比,苯并吡喃腈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能和高度多样化的结构可调性,在构建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方面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