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动作发展视角下,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和动作发展阶段特征,对幼儿体育教学进行游戏化设计,并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比较分析该体育游戏教学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效果差异,从而为幼儿体育教学,尤其是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方法:以体育游戏为载体,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发展特征,参考国、内外幼儿体育经验与模式,设计出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干预方案。主要采用实验法,本文选取了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5-6岁)中的两个班级共59名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将两个班级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名,对照组29名。实验组根据本研究设计出的体育游戏干预方案进行为期12周,每周五天,每天进行40分钟的教学;对照组幼儿保持原有的游戏教学活动(活动时间、频率和强度与实验组基本一致)。实验前、后分别对幼儿进行动作技能评分,包括技评和量评两部分,动作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单脚前跨、接软式球、踢足球、抓握转移乒乓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运动技能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实验前、后运动技能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内变化,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果: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动作技能技评和量评得分皆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组内前、后比较上,实验组幼儿动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表现在所有动作技能的技评和量评(抓握转移乒乓球除外)上;在技评上,对照组接软式球,踢足球,抓握转移乒乓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五个项目上动作技能评价得分也有显著提高,但在位移技能和单脚前跨两个项目上无显著差异;在量评上,对照组位移技能,接软式球,踢足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五个项目上能力有显著提高,但在单脚前跨项目和抓握转移乒乓球两个项目上无显著变化。3.实验后,除抓握转移乒乓球外,实验组其他所有动作技能技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量评上,除踢足球和抓握转移乒乓球外,实验组其它所有动作技能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1.相对幼儿园游戏教学,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更能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粗大动作技能和协调能力发展,体现在幼儿动作技能质量和动作技能量化表现两个方面。2.从具体动作技能来看,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能够促进除抓握转移乒乓球之外的其他动作技能,动作质量和动作量化表现同步发展,包括位移技能,单脚前跨、接软式球、踢足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等,而幼儿园游戏教学仅能促进接球、踢球、站位左右移球和同侧拍脚的动作质量和动作量化表现同步发展。3.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相同,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皆不能显著促进幼儿抓握转移乒乓球能力的发展,这可能与缺乏精细动作的锻炼有关。建议:1.体育游戏教学应该实现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的结合,促进幼儿动作技能全面发展。2.建议在动作发展视角下,基于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和动作发展特征进行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的游戏化和理论科学化。3.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以及与动作技能发展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