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其腰痛和腿痛可同时发作,也可相继出现。疼痛部位自腰臀向大腿、小腿及足部放射,常因咳嗽、喷嚏、站立、行走、劳累、受凉等因素而加重,可伴下肢冷凉、麻木、痉挛或无力;若马尾神经受压,还可出现二便障碍、性功能障碍及鞍区麻木。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腰丛的L1,2,3神经根出现腹股沟区痛或大腿前侧痛,而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相当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亦出现腹股沟区、大腿前侧、髋外侧或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又多为灼痛,且部分病例在病程中出现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及马鞍区麻木感,并导致临床中延误诊断。本研究回顾总结该类特殊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率及临床特点,了解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此类特殊表现的缓解情况,探讨对此类患者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研究期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76例,其中男722例,女554例,年龄29~73岁(平均54.7岁)。搜集其中具有该类特殊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9~70岁(平均55.9岁);33例患者中有明显外伤史者3例,有重体力劳动史者26例,其余均无明显诱因;病程为7d~13个月(平均6.6个月)。腰椎突出间隙平面:单节段L4/515例、L5/S113例;双节段L3~52例、L4~S13例。按外科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半椎板切除组及椎间融合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作为临床客观评价标准,统计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的变化及特殊临床表现的缓解率,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同时统计分析该类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发病情况。结果1.本研究进行期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76例,其中33例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此类患者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2.58%,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49%,女性发病率为1.10%,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35岁、55岁为界分为三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发病率分别为0.16%、1.49%与0.94%,35岁以下具有特殊表现的腰椎盘突出症患者发病率明显降低,与其它两个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6~55岁间发病率较56岁以上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治疗后2个月椎间融合组、半椎板切除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椎间融合组JOA评分又显著高于半椎板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组与半椎板切除组间的这种显著性差异一直延续到治疗后6个月,且治疗后10个月时这种显著性差异增加(p<0.01)。见表2-7。3.治疗后2个月椎间融合组临床特殊表现的缓解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守治疗组与半椎板切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半椎板切除组与椎间融合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椎间融合组特殊临床表现的缓解率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融合组特殊临床表现的缓解率亦显著高于半椎板切除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融合组与半椎板切除组间的这种显著性差异一直延续到治疗后10个月,整个治疗过程虽然半椎板切除组的临床特殊表现缓解率一直高于保守治疗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表1具有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情况表2各组术前、术后2个月JOA评分比较表示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0.01,▲表示与半椎板切除组比较P<0.05表3各组术前、术后6个月JOA评分比较表示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0.01,▲表示与半椎板切除组比较P<0.05表4各组术前、术后10个月JOA评分比较表示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0.01,▲表示与半椎板切除组比较P<0.01表5各组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比较表6各组术后2个月、术后10个月JOA评分比较表7各组术后6个月、术后10个月JOA评分比较表8术后2个月、6个月、10个月各组特殊临床表现缓解率比较结论1.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程中出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发生率并不低,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2.58%,35岁以后其发病率明显增加,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2.大部分此类病例合并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与保守治疗及半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相比,椎间融合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增加特殊临床表现的缓解率。3.当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病程中出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时,推荐尽早行椎间融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