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把经济学分割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提出了质疑,其中最广为诟病的是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缺乏严谨的微观经济基础分析。在本文中,笔者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所提出的家庭生产函数为(the Household Production Function)为理论依据,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进行了经济解释和经验检验。 对于加里·贝克尔的学术贡献,现有研究大都强调的是其因“将微观经济分析方法拓展到更为广阔的人类行为及其交互作用研究中去”,而获得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对为什么是贝克尔而不是其他的学者能够成功地创建“经济学帝国主义”则甚少关注。而笔者通过对贝克尔及其合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贝克尔的学术成就大都可以视为是其所提出的家庭生产函数的具体应用,而基本物品(basic commodity)和充分收入(full income)这两个使得家庭生产函数有别于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关键词,则贯穿于贝克尔在诸多领域内所开展学术研究中。斯蒂格勒和贝克尔甚至宣称:利用家庭生产函数进行经济分析的最大优点在于,一切行为变化均可通过价格和收入的变化来加以解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片面强调贝克尔在拓展经济学研究范围方面的贡献,而忽略了家庭生产函数在传统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为了将家庭生产函数拓展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分析中去,笔者进一步为家庭生产函数和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构建了统一的坐标分析系统。该坐标系统不仅直观地显示了家庭生产函数对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包容与改进之处,而且也从理论上清晰地揭示了家庭生产函数可以方便地推广到分工经济系统的分析中去。 目前对家庭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进行直接经验检验的理论和现实困难,一方面在于贝克尔及其合作者并未提供任何明确的基本物品分类标准,另一方面也在于现阶段世界各国在时间配置方面的统计资料普遍缺失。有鉴于此,笔者(1)依据所构建的坐标分析系统,提供了一种间接检验家庭生产函数经济含义的基本思路;(2)通过对收入水平与劳动时间关系以及对收入水平和资本收益率与储蓄率关系的经验检验说明:家庭生产函数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3)以我国煤运电产业为例,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变化情况,提供了一个对基本物品的定性分类标准,并据此对建国以来我国煤运电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经济解释;另一方面应用家庭生产函数所提供的成本分类标准,对我国煤运电产业规制效率进行的经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