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博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自公布以来,成为简帛研究的焦点。它的问世,不仅关系到孔子诗学思想的研究,而且也关系到整个《诗经》学以及中国诗学传统的研究。为解决《诗经》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分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依据和研究空间,为《诗经》和中国诗学传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点,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也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予以更为深厚的根基和底蕴。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贯穿着中国古代整个文学的发展历程。诗教思想在我国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礼记·经解篇》将它提炼成一个重要的经学范畴,以“温柔敦厚”为核心原则,以中庸的哲学思想为核心思想,讲求委婉蕴藉,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犯而不校。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非常有利,因此“诗教”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用。在早期诗乐舞共同体的孕育和西周礼乐文明的洗礼和丰富下,经历了孔、孟、荀大师之创造,到汉代“四家诗”尤其是《毛诗》的努力和贡献,使诗教从理论上得以真正的确立下来。而上博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出现,补正了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汉儒《诗》学的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早期的《诗》学风貌,使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诗》学发展史上的这几个重要阶段的变异或继承的脉络,也理解了各家《诗》学见解之得失以及相互关系。先秦至汉代诗教的发展对于后世诗教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整个诗教体统奠定了基础,之后魏晋、唐、宋、明、清都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形成了色彩斑斓的不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