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我国村内公共产品自愿性供给的唯一方式,是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重大创新制度。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不断增加,财政奖补筹资结构已由以“村民筹资”为主逐步向以“村集体出资”为主转变。那么为了适应新形势,本文提出能否可以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达到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目的?这对于我国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辽宁省205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村民筹资金额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绩效,其中,农村集体经济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及工作成效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通过村民筹资金额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基于此,应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调动村集体和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促进农村社区公共品有效供给。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应于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农村集体经济、公共政策绩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分别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相关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对村民筹资的影响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做出简短述评。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利用的相关计量模型、方法以及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此部分分别对应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第三章中对利用的各类模型与研究方法均进行了解释说明,包括本研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指标权重赋值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以及实证部分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其次,第四章中对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问卷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及抽样方式等。以此为基础,本文第四章还对各变量进行了变量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包括被解释变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解释变量农村集体经济、中介变量村民筹资金额、工具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等。文章的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对应于本文的第五章。首先,本部分利用2017年辽宁省205个行政村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农村集体经济对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越壮大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越高。其中,农村集体经济与资金管理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农村集体经济与制度建设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农村集体经济与工作成效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此外,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了近三年本市其他村的村级财务总收入均值为工具变量,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部分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村民筹资金额在农村集体经济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与村民筹资金额是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农村集体经济越壮大村民筹资金额越低,而村民筹资成本降低会提高村民合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提高。文章的第四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应本文的第六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农村集体经济越壮大的村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绩效越高。(2)农村集体经济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及工作成效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对项目管理和组织领导的影响不显著。(3)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越壮大村民筹资金额越少。(4)村民筹资金额在农村集体经济影响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在既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框架下,壮大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含义为:第一,强化农村集体产业支撑。实现要素的市场价值,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第二,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能力,注重引进和培养经济管理者、产业技术专家、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和退伍军人等,形成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第三,加大政府政策和财政扶持。适当加大村级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