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很早就传入了一衣带水的日本,传承中医知识载体之一的中医典籍,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具有丰富的医学、哲学、文学、文献学价值,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翻译目的论大胆摆脱了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理念,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翻译。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转换问题,而是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人类行为活动;不是以原文本为基础的符号翻译,而是一种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原则。大体上历经了发端、确立、发展、完善四个阶段。本文选取石田秀石和小曾户丈夫的《黄帝内经·素问》日译本,试图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这部中医经典著作的两种日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医术语、中医理论、文化要素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通过对所选译例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首先,由于中日汉字之间的天然联系,一部分中医术语可以进行汉字照写,即直译。其次,考虑到预期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期望和交际需求,两位译者对中医理论的翻译多采取了意译或者直译+注释的方式;第三,文化要素是翻译实践中最难跨越的鸿沟,保留适当的文化距离还是一味地追求文化趋同是摆在译者面前最大的难题。第四,不同译本被打上了译者自己的烙印,能够反映出不同译者的知识结构、教育经历和思维方式。最后,作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第二,《黄帝内经·素问》日译时,应根据翻译目的,对中医术语、中医理论及文化要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并充分考虑到目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与接受能力,以促使交际目标的达成,目的论对比较分析中医典籍的日译研究具有切实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第三,因为《黄帝内经·素问》是一本文化标识性强且成书时间较早的医学经典,再加上不同译者自身的知识缺陷,在译文的不同层面显露出程度有别的翻译偏误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