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raugott&Trousdale于他们2013年的专著中谈到构式化时提出‘构式化是一种语言变化,在这种语言变化中将会产生新的形意配对’。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语言变化,以及新形意配对。前者强调构式化将是一个变化过程,这即是说:以构式化为研究视角即是以历时角度来观察此语言现象;后者强调形意配对必须为“新的”形意配对,即是说:必须产生新的构式,而产生新构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在这个语言变化过程中构式的三个维度是不是同时产生了变化,如若是,则证明产生了新的构式,如若否,则证明只是产生了构式变化。近年来,指量短语‘各种’产生了种种形式上以及语义上的新变化,(形式上从曾今的指示词与量词的搭配变为了副词;语义上由‘给对象分类’变为‘强调程度’……)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读(例如修辞学方面、语法化方面、构式强迫方面等),但这些研究各有它们的不足(例如:修辞学方面对于语言现象演变的机制上讨论不足;语法化方面主要解释了为什么‘各种’演变为了程度副词而事实上它不仅仅有这个用法;构式强迫主要解决的是构式变化的问题而不是更加全面地分析这个语言现象),因而本研究采取构式化的研究视角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各种X构式化经历了几个阶段以及分别是哪几个阶段’与‘各种X的构式化背后有怎样的机制’。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收集与整理,本研究发现,各种X的构式化过程主要由四个阶段构成,它们可分别被命名为:1.前构式化阶段;2.第一次构式化;3.第二次构式化;4.后构式化阶段:构式变化。此四阶段将会成为本研究第四章的主题:除了各个阶段各自的形式上与意义上的特征将会被分别分析之外,本研究也将以大量语料支撑各个部分的论点。各种X的构式化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达成:‘新分析’与‘类比’。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都在新分析过程中起了推进作用,除此之外,构式强迫也是致使新分析发生的助推器。构式化过程中的类比机制将主要通过与其他程度副词的形式及语义上的对比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