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话语既作为学生主要的目标语言输入来源又作为负责知识的传递使得反思自身话语对非本族语英语教师而言不可或缺,这其中就包括对元话语的关注,因其在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理解并积极参与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近年中国教育领域也愈发关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更好推动慕课在国内的建设,关于英语教师在慕课中如何使用元话语非常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借助自建的国内重点高中慕课教师元话语语料库(18,024字)与著名应用语言学家海亮(Ken Hyland)构建的人际模式元话语框架来探究慕课中英语教师元话语的普遍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不同课型及男女教师之间是否存在异同。自建语料库涵盖来源于国内高中慕课学习平台的24门课程,语料采集对象主要为国内多所重点高中的24名教师。研究者主要借助AntConc 3.5.7(2018)与卡方检验工具统计各类元话语出现频次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再辅以对不同语境下元话语具体功能的质性分析,找出教师元话语使用频率与使用功能的异同点。经研究发现,在自建语料库中教师元话语共出现2,135次(即118.45次每千字),其中互动元话语(71.96,60.75%)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交际元话语(46.49,39.25%),以介入标记(57.70,48.71%)使用最为频繁,后按照框架标记、过渡标记、语码注释语、自称语、态度标记、模糊语、增强语、回指标记及言据标记依次递减。与真实课堂话语相比,教师在慕课中使用元话语的频次大幅降低,尤其是对态度标记以及自称语的使用,但其注重运用框架标记、过渡标记以及语码注释语来辅助学生快速抓取关键点。慕课元话语的另一特点体现在其常用模糊语提升话语准确性,体现出慕课中教师对话语可信度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些元话语使用特征都与慕课本身高度开放性、呈现短时性、单向可视性等的特点不无关系。另外,本研究基于功能分析角度还对模糊语与介入标记中的指令进行了进一步分类解析。同时,研究表明课型及教师性别对慕课元话语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注重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技能提升类课程使用元话语频率最高,且在介入标记使用中最频繁,而强调陈述性知识的语法词汇类课程则较多使用框架标记与语码注释语。同时,文学文化类课程则常用模糊语与以问题方式出现的介入标记来引导学生。在跨性别比较中,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频繁地使用元话语,具体表现为更常使用增强语及介入标记,但语码注释语使用较少。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元话语具体词项选择上也有一定偏好。总之,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内高中慕课中英语教师元话语使用的总体特征以及其在不同课型及教师性别中的异同点,以期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对元话语使用的关注以及为英语授课的高中慕课提供些许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