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多规合一的理念,分析了萍乡市人口、经济以及土地利用发展现状,以及萍乡市在多规合一之中所面临的困境。萍乡市正处于资源枯竭性城市的转型时期,随着生态观念的日益加强以及对生态发展的重视,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将由无序扩张走向紧凑。以“反规划”理念为基础,提出了需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来制约破坏生态的无序发展,并因地制宜结合萍乡市实际,划定其2020及2025年的弹性边界。弹性边界的划定是为了区分城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刚性边界则是为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底线。 在结合扩展强度指数、城镇扩展与人口弹性指数的协调度以及城镇用地紧凑度的基础上分析了萍乡市城镇扩展特征,发现其城镇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城镇用地年均增长率等均不断降低;城镇用地的人口弹性指数增加并且超过1,表明城镇用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经济弹性指数在增加,表明城镇用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紧凑度上升,表明城镇用地扩展不是简单的外延,节约集约化水平在提高。分析其驱动因子,主要包括人口、经济、交通、自然环境以及政策等因素,并以灰色关联度法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重要性,其中工业总产值及城镇人口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城镇空间扩展格局因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东北东(ENE)、东南南(ESS)、西北北(WNN)方向。以上分析为城镇用地规模预测、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及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供条件。 萍乡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承载人口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萍乡市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较高适宜建设区及高适宜建设区占整个萍乡市的39.6%,其中莲花县占比最大,占到了25.39%,其次是上栗县。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规划目标年2020年及2025年城镇用地规模,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确定最终的城镇用地面积为12991.79公顷和16847.62公顷。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基础上,采用“反规划”的理念,运用高程≥500米区域、坡度≥25°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因素来划定刚性UGB,最终划定刚性边界外面积为67408.19公顷,其中建成区7115.22公顷,不适宜建设区17632.14公顷。 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综合评价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多情景进行分析,分析其变量因素分别在高速、中速、低速下的发展情况,由于现实数据显示萍乡市均已摆脱低速及中速发展模式,所以对高速发展下的情景进行模拟,在对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进行精度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运用ANN-CA模型对萍乡市2020及2025年城镇用地规模进行多情景模拟,在此基础上选出符合萍乡市最佳发展状态下的模拟情景,作为城镇用地的弹性增长边界,得到2020年弹性边界面积为13210.38公顷,2025年弹性边界面积为15553.62公顷,并分析了边界划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