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FDI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由于缺乏“通论”作为共同的研究基础,FDI理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FDI的研究呈现出流派林立的状况。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理论工具,发挥其解释力,避免单一理论所导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基于我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现实,本文通过对FDI理论体系的综合与重构,将不同理论流派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综合和扩展,从不同侧面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发展中国家FDI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当代发展中国家FDI的时代特征,综合了FDI的传统经典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等多种理论工具,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分为具有垄断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仅拥有局部竞争优势的中小型企业两大类别进行了分类研究,避免了单一理论范式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多样性的冲突,并将不同理论流派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综合和扩展,构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应用资源基础理论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异质性”资源,将资源基础理论加以拓展,探讨了“异质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并对主权投资基金、中间组织等一些特殊的FDI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系统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FDI、谁在进行FDI、如何FDI的问题,还对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FDI给出了新的解释。在构建新的解释框架的同时,本文还结合发达国家早期开展FDI的经济史资料,运用经济史学的研究方法,概括了发达国家的若干历史经验作为发展中国家FDI的借鉴。综合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FDI,都是内生能力增长的结果,技术能力升级、内在知识积累、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等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这实际上也隐含着论文的政策建议。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发展阶段和动因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概括了我国当前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点,对投资发展阶段(IDP)理论的验证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FDI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基本相适应。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性因素还较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这是现阶段我国FDI的突出特点。结合对我国FDI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跨国企业偏好对自然资源丰富、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目的地有较高的重合性。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逐渐从发展中国家、小国市场向发达国家、大国市场转移,FDI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