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受体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体内实验部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许多患者确诊时就已至晚期。化疗已成为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常规化疗的客观有效率仍较低(30%~50%)。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与常规化疗相比既能提高疗效又降低了药物毒性。多肽类受体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 in receptor,SSTR)是其典型代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长抑素受体放射显像阳性率很高(75%~100%),这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抑素受体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已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可以偶联紫杉醇(PTX),偶联物经生长抑素受体的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本实验室已系统研究了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STR表达情况,以及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在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H157、Calu-6等的作用,均显示出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目的:建立A549移植瘤动物模型,检测A549细胞在裸鼠体内SSTR的表达情况,以不同浓度奥曲肽、紫杉醇、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作用于A549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小鼠生存时间,从而探讨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在体内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药物合成,构建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TX-OCT和2PTX-OCT);2、动物模型的建立,建立裸鼠腋部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8组,在1、7、21天尾静脉分别注射150nmol/kg PTX-OCT、2PTX-OCT、OCT与PTX混合物(OP)、OCT、PTX及300nmol/kg PTX和2PTX-OCT;3、观察指标: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体积;计算肿瘤倍增时间;眼内眦静脉取血测每组小鼠白细胞数量;组织切片HE染色及核仁区银染(AgNOR)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DNA Ladder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测肿瘤细胞生长抑素受体1至5亚型(SSTR1-SSTR5)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生长抑素受体2和5亚型(SSTR2,SSTR5)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成功合成了奥曲肽—紫杉醇耦联物(PTX-OCT和2PTX-OCT)。PTX-OCT由1分子PTX的中间体2`-丁二酰紫杉醇(WP-06-1)与1分子OCT制备,PTX可以连在OCT的N-端,也可以连在赖氨酸侧链上,形成了两种产物PTX-Phe-OCT、PTX-Lys-OCT;HPLC两种产物几乎重叠,将经HPLC分离纯化所得宽单峰产物用作实验中的PTX-OCT样品;2PTX-OCT由2分子PTX的中间体2`-丁二酰紫杉醇(WP-06-1)与1分子OCT制备,并经HPLC分离纯化及质谱分析:MS 2892.8;实际相对分子质量为2890.19(C157H171N12O42S2)。2、常规培养A54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6号针头吸取细胞悬液0.2ml(约5×106个)注射入裸鼠右腋背部皮下,隔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成瘤时间约为9天左右,成瘤率100%,用公式V=1/2×长×宽2计算肿瘤体积。3、实验于首次给药后42日结束,实验结束时150nmol/kg与300nmol/kg 2PTX-OCT处理组在3次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显著抑制(P<0.01),肿瘤体积分别小了60.7%及70.3%;肿瘤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9.07±0.61天分别延长到12.35±0.94天和14.16±1.64天(P<0.01);PTX与2PTX-OCT处理组相比,在每次给药后5天裸鼠体重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PTX组与2PTX组的白细胞总数在18~28天明显降低,第26日两组白细胞数降到最低,分别为7610±780.54个/mm3、6690±611.76个/mm3,与对照组(10133±375.06个/mm3)、2PTX-OCT组(9302±900.37个/mm3)及2(2PTX-OCT)组(8931±717.93个/mm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织学结果:2PTX-OCT组及2(2PTX-OCT)组MVD分别为(8.2±1.6)与(6.7±1.2),较对照组的(18.8±4.0)显著减少(P<0.01)。DNA ladder法显示2PTX-OCT处理组有明显的DNA片段化的梯状条带。生长抑素受体1,2,4,5亚型(SSTR1,2,4,5)的mRNA在荷瘤小鼠体内表达;免疫组化显示SSTR2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SSTR5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结论:150nmol/kg与300nmol/kg 2PTX-OCT疗效相当,可显著抑制肿瘤增殖,减少肿瘤微血管形成,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我国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初中教学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但是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近十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在男女性恶性肿瘤死因中都居于前列,相应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可以根治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CRC能否治愈的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手段仍不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为此,基因治疗成为目前肝癌的研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制开发不同的EGFR抑制剂及COX
目的:探讨DWI检查用于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优扫描方案和b值;评估ADC值定量分析在肺恶性肿瘤和实性良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肺癌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分化程度的相
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及高度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预后不良生物学行为。乳
【研究背景】目前肺癌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05年中国有429,000人死于肺癌,而在下个世纪这个数字将翻一番。世界上倾向于将
研究背景:肾脏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肾恶性肿瘤(肾细胞癌、肾盂癌、转移性癌)、错构瘤、肾囊肿等。新型超声造影剂和超声造影技术为临床无创评价肿瘤血管提供了有力工具,很大程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行ERCP的老年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表现。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Aβ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从而引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