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城乡关系经过反复曲折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大课题。从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为50.32%,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关乎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更与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紧密相连。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为基本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城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据此提出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意义。从城乡发展的理论源头入手,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进行概括和评述。第二部分:建国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简述新中国成立到十八大召开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并提出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产生的问题。第三部分: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三方面入手,对新时期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关系着政态民生、国之命脉。城乡关系的失衡仍然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更可以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化城乡关系理论的支撑和建设和谐社会愿望的指引下,我们必将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