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殖业在中国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构成。其中在养猪产业上,中国也占有绝对地位,在2012至2016年的猪肉消费量,中国明显领先其他各国,总消费量达到世界的50%以上。养猪产业方兴未艾,大量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便是耐药性问题。生猪养殖中疫病的发生不可避免,虽然经由改善养猪环境,加大管理力度能够降低猪群发病率,起到疾病预防作用,不过因为部分致病微生物在外界环境长期存在,疾病一旦发生,使用药物治疗同样是必要的,即便是饲养管理体系高度健全的欧美发达国家亦是如此。在生猪存栏量上中国是最大的国家,中大规模养殖企业的占比不可忽视,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仍然面临着疫病防控的重压,解决的主要手段便是借助兽药。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作为环境中大量栖居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代表,虽然它们是常在条件致病菌,但由于大量广泛的存在,与其他细菌和生物体接触十分密切,通常作为环境指示菌加以使用。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本文将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从而了解猪场的抗菌药耐药选择压力和耐药现状。本次研究从江苏某猪场采集鼻拭子、肛拭子、粪便、空气、土壤和水,共六类不同环境的样品,共计67份。从中一共分离到200株大肠杆菌、93株葡萄球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了 7类15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对筛选获得的耐药菌株采用PCR进行了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检测,其中包括:多粘菌素mcr-1,磷霉素fosA、fosA、fosC2,和碳青霉烯类blaNDM-1、blaKPC-2、blaVIM-1、blaVIM-2、blaIMP-1、blaIMP-2、blaOXA-48,共11种耐药基因。并从中选取mcr-1阳性菌株进行接合子试验,以及针对mcr-1阳性菌株进行七对管家基因的MLST分型。结果表明,猪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广泛耐药,且存在水平传播的风险。在六类不同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对13种抗菌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全部菌株均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表现为敏感,而对氟苯尼考、氯霉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大肠杆菌对7种抗菌药耐药率高于50%,且集中在6-8重耐药;葡萄球菌对12种抗菌药耐药率低于25%,仅对土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耐药率高于90%,且多重耐药集中在0-2重。在采用PCR方法对31株耐磷霉素、35株耐粘杆菌素、2株耐美罗培南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中,发现19株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12株携带fosA3基因的大肠杆菌,无不暗示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积重难返。在对1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转移试验中,接合率为36.8%,且接合前后MIC也发生了改变。对mcr-1耐药基因的接合子试验表明,mcr-1耐药基因能够发生水平传播,且对耐药性的传播影响甚大。MLST分型则显示mcr-1阳性菌株可分为16个ST型,9个为已知,7个为未知,且19株菌中有14株具有独特的ST性,3株为ST88,2株为ST542,表明当前猪场大肠杆菌具有丰富的多态性,需加强对微生物变异性的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