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日益兴起。在信息全球化时代,民众及其国内公众舆论对一国的外交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公共外交也在大国外交中日显其重要地位。公共外交日益兴盛,成为许多大国提升本国国际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在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来探讨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界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并分析了其特点,认为全球化时代是大力推行公共外交的时代。公共外交为塑造和提升一国的国家形象,凝聚“软实力”来更好实现国家利益提供了主要途径。第二部分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关系,通过对国家形象涵义的理解和公共外交对塑造与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的分析,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反映,它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政治和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程度以及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这些也正是公共外交展开的前提与目的。从外交政策与外交行为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一国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媒体作用、文化影响等方式开展的公共外交,这对塑造与提升国家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文章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现状——公共外交处的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国政府对大众传媒的重视;探讨中国通过灾难外交树立极富同情心的国家形象、金融危机救助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和维护海外公民权利树立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建立和健全公共外交机构、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和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感召力等方面,中国进一步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基本对策思考。
其他文献
两宋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捩点,是“写意”画风取代“写实”画风的历史大变革的开端。宋代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对艺术的热爱,促进了宫廷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读者的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今天,阅读教学更是作为起始
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外资零售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全面占领我国零售市场,但其开店速度快、并购力度大、效益水平高的竞争实力已经令中国零售
对海洋初级生产力贡献约40%的硅藻,在全球气候与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硅藻稳定同位素(δ30Si和δ18O,δ13C和δ15N)测试对象分别为从海洋沉积物中提取的纯硅藻壳体的生
<正>2011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长达12分钟的篇幅,专题报道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验,并在6月15日瑞典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上展播。成都劳动保障监察人在田间地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运行和调节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潜伏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财政风险被认为是国家所有经济风险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守住了这一道防线,其它
根据2003年渤海湾近岸渔业综合调查数据,利用EwE 5.1软件构建了渤海湾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分析了20世纪初期系统的总体特征、能流效率和物质循环特征以及营养流分
采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和pH对 4株雨生红球藻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光照强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的
自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74号(城乡建设类第189号)提案以来,全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几年来,“绿色保险”试点叫好不叫座,环保与保监部
期刊
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初步构想──在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推荐教材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杨庆华北京语言学院院长教材建设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