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不仁?”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an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人们普遍认为富人会有更多的不道德行为。而道德敏感性是道德行为的起始点,在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研究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出发,探讨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与个体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具体分为三个子研究,逐步探讨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对道德敏感性的测量主要关注特定的职业和情景。因此在研究一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测量普通个体道德敏感性水平的新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道德敏感性问卷的信度、效度、不同群体间的不变性进行了测量。通过分别对21054个成年人样本和1951个中小学生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道德敏感性问卷能够有效地测量个体的道德敏感性水平。前人在社会阶层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中,并未考虑主观社会阶层与客观社会阶层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因此在研究二中,我们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对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多元分成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分别都能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敏感性。但同时采用客观社会阶层与主观社会阶层预测道德敏感性时我们又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变为了显著负向预测道德敏感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在客观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间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的作用。前人在研究中还发现,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对社会阶层的作用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三中,为了进一步探讨社会阶层对道德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我们在研究二中介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收入公平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的结果表明,收入公平感在客观社会阶层与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间均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客观社会阶层与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的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一方面,相比于缺乏教育、生活环境恶劣的低客观社会阶层者而言,高客观社会阶层者拥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水平。另一方面,主观社会阶层定位会在社会比较的影响下与客观社会阶层产生偏离,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社会认知倾向,从而使高主观社会阶层者的道德敏感性下降。而且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收入公平感作为个体的一种重要社会认知,在该中介模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总而言之,本研究系统地对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不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人研究中的矛盾,也为相关邻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贡献。
其他文献
审美化教学为改进高中语文小人物形象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新途径,深化了小人物审美教学实效性。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深
当今社会,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DNA甲基化可以在不改变基
有机物腐熟剂能在6个月时间内有效的腐熟树木屑至较小的颗粒,堆置1个月左右木屑堆体内部温度可达75°C,然后逐渐降低。堆置过程中要及时补足水分,否则不能正常发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借助文字、线条、色彩、图画等形式来表征知识,将其运用于地理教学,不仅有
单笼水分子簇中的水分子间是通过氢键网络相互作用的,由于氢键取向不同,导致存在多种异构体。根据水分子对的供受体类型的不同,水分子簇中存在1221、1212、2121和2112四种类型的氢键。若进一步考虑近邻和次近邻水分子对中心水分子对的影响及镜像对称,可把中心水分子对分成5大类74种亚型氢键。本文通过构建大量的512、51262和435663单笼水分子簇异构体对水分子簇中的氢键网络进行研究,并利用迭
随着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空中“低小慢”目标的搜索与跟踪具有迫切的军民用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针对普
【正】 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统治时期,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宋军先后攻灭了南方诸国,从而初步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宋太祖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感染人类后引起肝脏疾病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病毒,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宿主来源。猪被认为是HEV的重要贮存宿主,主要包括基因3和4型,与人H
弹丸超高速撞击薄板后产生碎片云,其动能被分散到大量小碎片而侵彻性能降低,被用于航天器对微小空间碎片的防护。本文主要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碎片云中中心大碎片各特征和侵彻
通过查阅相关古今文献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就痰湿、痰湿体质的意涵、痰湿的致病特点进行梳理,并对痰湿体质易感疾病进行了分析、总结。由于痰湿具有特殊的致病特点,如痰湿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