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并发的关节滑膜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壅盛型,以导师云南省名中医唐镇江教授的经验方“消肿汤”(苍术、薏苡仁、黄柏、猪苓、牛膝、泽泻、萆薢、茯苓、防己、知母、独活、羌活、丹参、甘草)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对其所致膝关节的肿胀的消除、疼痛的缓解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间疗效的差异性,从而对临床上膝骨关节并发的关节滑膜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较为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对6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用尼莫地平法、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对2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分及评价,对比两者之间疗效有无差异性。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回复情况及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在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WOMAC评分F=0.36<F0.10(29,30),认为P>0.10,两组方差齐性相等,独立样本t检验,t=0.387,P=0.707,P>0.05,两组差异性不大,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治疗1周后WOMAC评分t=0.91,P=0.928,P>0.05,两组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组药物在第一周治疗临床疗效差别不大,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治疗2周后WOMAC评分t=2.628,P=0.011,P<0.05,两组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组药物在治疗第2周时临床疗效评分差别显著;VAS疼痛评分,经F检验,F=0.193<F0.10(29,30),,所以认为P>0.10,认为两组评分的方差齐性相等,用独立样本t检验,t=0.233,P=0.871,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认为两组VAS评分具有可比性。两组膝关节VAS疼痛评分在用药后第1周t=1.399,P=0.167,P>0.05,不具有显著差异性,用药第2周后VAS疼痛评分t=2.941,P=0.00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认为两组药物在缓解膝关节疼痛上,第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缓解膝关节疼痛的差异性不大,而第2周开始,观察组缓解膝关节疼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用药前膝关节肿胀评分经F检验,F=1.162<F0.10(29,30),P>0.10,认为两组方差齐性相等,经独立样本t检验,t=1.462,P=0.149,P>0.05,两组差异性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膝关节肿胀评分在用药后第1周,t=2.604,P=0.012,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用药后第2周t=4.811,P=0.0001,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认为在用药第1周和第2周,观察组缓解膝关节肿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在用药后第1周,t=0.018,P=0.986,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用药第2周,t=0.12,P=0.905,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认为无论是在用药第1周还是第2周,两组治疗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上都有一定疗效,但两组药物的差异性不大。观察组随访后,患者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相比治疗2周时下降10%。其治疗第2周与随访后膝关节WOMAC评分t=0.781,P=0.485,P>0.05,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随访后,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相比治疗2周后有效率下降33.3%。其治疗第2周与随访后周膝关节WOMAC评分t=3.766,P=0.001,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该结果显示,在随访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缓解疼痛、缓解肿胀及改善关节功能都能取得临床疗效,但在维持疗效、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稳定性上观察组要明显优越对照组。结论:“消肿汤”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分,但从综合分析来看,两种治疗方法在膝骨性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治疗上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膝关节疼痛的缓解,用药1周后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性不显著,但用药2周后两者的差异性显著;对于膝关节肿胀的缓解,不管是用药1周后效果还是2周后的效果,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显著;膝关节功能评分上,两组治疗方法差异性不显著,认为两组药物在改善关节功能上均能取得疗效,但两者的差别不大。随访后的结果显示,“消肿汤”在维持疗效、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稳定性上要明显优越“布洛芬缓释胶囊”。绝大多数膝骨性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患者,用“消肿汤”治疗缓解膝关节疼痛和肿胀是有临床疗效的,特别是用药的第2周后疗效更加明显,且药效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