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发生异常是细胞获得无限增殖性及永生性的原因之一。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一个新近受到关注的调节蛋白质降解与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主要作用于细胞内一些半衰期短的调节蛋白和一些结构异常、错构或受损伤的蛋白。其过程是以共价键形式联结多个泛素(ubiquitin)分子,形成靶蛋白多聚泛素链即泛素化(ubiquitination)后,再输送到26S蛋白酶体上被消化降解。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它通过三种泛素酶相互作用与目标靶蛋白结合,从而引起靶蛋白的降解。这三种泛素酶分别是泛素激活酶(the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和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E3)。E1利用ATP激活泛素并把活化的泛素传递给E2,此时E2同E3结合,从而使泛素分子同底物相结合。SCFFbx4/αB-crystallin酶是E3酶中的重要一种,它由Skp1,Cull,F-box蛋白4(Fbx4)和αβ晶状体蛋白(αβ-crystallin)组成,其中Fbx4蛋白是SCFFbx4/αB-crystallin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二聚化作用可以调节SCFFbx4/αB-crystallin酶的活性,并且FBX4蛋白作为一种底物特异性受体,而这个酶的剩余组件是不同底物反应所通用的。最近研究发现FBX4过表达会引起CCND1泛素化从而促进CCND1的代谢。如果SCFFbx4/αB-crystallin酶功能受损则会减弱CCND1泛素化,促进CCND1过表达和加速细胞周期进程从而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最近研究发现FBX4的表达量在一系列CCND1过表达的人类早期肿瘤细胞系中是降低的,这些肿瘤包括: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是G1周期素家族最重要的成员,为目前公认的癌基因,它在人类食管癌症、头颈部的癌症、乳腺癌中都被发现是过表达的,并且在一些癌症中CCND1过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早期的,引起癌症形成的事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核心组件之一,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关于CCND1和hTERT的表达量与患者重要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的已有报道,但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关于fbx4表达量与患者重要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与CCND1的表达量和hTERT的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仍未见报道。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同时也是本实验的研究目的。目的:为揭示Fbx4基因在肺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和肺癌的发生进展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40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Fbx4和CCND1的mRNA水平,用定性PCR检测hTERT的mRNA水平。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数据表示方式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对所有计量资料均先进行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属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如属于非正态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各组指标问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果:定性PCR结果显示:hTERT只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未见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肺癌组织明显高表达(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bx4在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组织内均表达,但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肺癌组织Fbx4表达略降低,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CND1只在12例肺癌及癌旁组织检出,其余28例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均未见CCND1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肺癌组织CCND1表达下降,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Fbx4的表达量与与患者年龄,性别,肺癌TNM分期、肺癌组织类型、CCND1表达量和hTERT表达量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实验以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为对象,研究FBX4、CCND1及hTER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TERT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在肺癌中CCND1和hTERT可能不是通过Fbx4介导的泛素化所降解,这一发现可能为明确肺癌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