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动车组是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必须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其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强调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中的信息反馈,建立统一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以指导我国动车组的运用维修工作。相比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步较晚,尤其在动车组运用检修方面更是技术储备欠缺、可参照运维经验数据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检修标准和运用维护体系。针对现阶段国内动车组在运用管理及检修组织方面表现出标准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车组是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必须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其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强调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中的信息反馈,建立统一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以指导我国动车组的运用维修工作。相比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步较晚,尤其在动车组运用检修方面更是技术储备欠缺、可参照运维经验数据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检修标准和运用维护体系。针对现阶段国内动车组在运用管理及检修组织方面表现出标准不统一、车型种类较多、运转效率较低、检备率较高、动车组检修能力紧张、检修资源不足、失修及过修现象突出等问题,本文重点从枢纽内近、远期动车组运用管理及检修组织规模规划布局及工艺设计为出发点,以规划设计者角度结合现有动车组设备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参照分析国外成熟运维管理经验及先进检修组织工艺,分别以列车运行图、全周转时间及日车公里为主要参考指标,重点研究给出了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规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方法,同时分析研究动车组运维基地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及检修工艺设计,主要从动车组高级修厂房布置及作业工序流水线方面考虑,提出适合国内动车段(所)动车组各修程的配套设施设备布局及设计方案。根据枢纽内规划建设需要,参考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依托技术平台及国内既有运维检修资源现状,探索提出适应于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的运维基地布局方式及工艺设计方案。基于此,结合南京枢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运营管理方式、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布局南京枢纽内近、远期旅客列车行车方案,根据全路动车组投产需求趋势及南京枢纽动车组运维检修设施现状,综合分析南京北动车所建设必要性,给出南京北动车所整体布局及工艺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以新建南京枢纽南京北动车所工程项目为依托,研究测算表明根据列车运行图测算方法理论计算最为科学准确,采用日车公里法测算时,当枢纽内动车组平均日走行公里指标取常见经验计算值2000km时,日车公里测算法在不考虑检修动车组数量前提下计算的运用动车组数量及备用动车组数量比全周转时间测算法计算结果偏大约41%,配属动车组数计算结果偏大约20%,动车组存车线数及检查库线数计算结果偏大约35%,计算枢纽内动车组配属、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裕量较为充足。(2)采用日车公里测算法时在新建高速铁路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设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中,需结合枢纽内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客流及行车方案等合理调整枢纽内动车组平均日走行公里指标。该测算方法分析计算较为方便,适合应用于远期铁路枢纽规划投资及动车组车辆投产规模控制等方面。采用全周转时间测算法时在新建高速铁路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设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结果较为科学,能有效提高动车组使用率及运转效率,同时在运维检修方面可有效降低检修资源的浪费,减少投资。(3)动车段(所)内连接存车场与检查库之间的动车组走行线布置及设计规模,可分别通过配属动车组一级修检修列数,根据走行线最大占用时间进行动车组走行线的直接测算,或通过经验数据直接对国内现行确定线数规模的检修库走行线通过能力匹配性进行间接对比选择。(4)根据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技术平台及国内既有运维检修资源现状,利用既有机务段或动车段(所)改造实施时速160km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整备检修方案技术可行性不足,建设经济性较差,推荐利用既有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实施整备检修改造,技术方案原则上可行,建设经济性合理,或采用新建方案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基地的方案。(5)南京枢纽内南京北动车所选址、近远期承担动车组配属、运维检修设施规模布局及检修工艺设计需统筹考虑枢纽现状、运输组织模式、运营管理方式、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式及规划布局枢纽内近远期旅客列车行车方案等,研究测算以列车运行图、全周转时间及日车公里法主要参考指标综合分析,进行动车所整体布局及工艺方案设计。
其他文献
我国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并将其置于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应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的关键目标。然而我国传统英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列车逐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出行的重要选择。因此高速列车的准点到达和安全行驶就成了重中之重。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是使列车尽量恢复按图运行的重要手段,是铁路运输效率的保证,也是列车以良好秩序运行的前提。列车牵引控制通过把控列车速度和位置,目标是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时性。由于两者共同决定了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对晚点的恢复和对列车运行的保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桩板墙已广泛应用于铁路边坡支挡工程中,当新建线路近接既有路堤桩板墙敷设时,由于受地形限制,需在既有桩板墙范围内设置新的桩板墙收坡,两者并排布置,共同承担新增荷载。本文针对实际工程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新增荷载后新旧组合桩板墙的协同受力以及变形机理,并对既有路基在新增荷载后的服役状态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可为基于既有线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主要
轮对作为铁道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其轮轨几何关系复杂,轮轨的碰撞振动对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出现问题时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轮轨的碰撞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轮对在蛇行激励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特征。论文以轮轨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钢轨做静态分析求出钢轨的等效刚度,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忽略轮对的侧滚和摇头运动,认为轮对的横向和垂向运动为弱耦合,分别建立不同的力学模型来研究
我国铁路客车已经进入高速化时代,乘客对列车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速度,对列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舒适性与气流组织密切相关,室内气流分布是否合理,空气微风速是否达标与客车空调通风系统的均匀性紧密联系。高速列车长距离性决定了列车室外环境的多变性,以夏季空调客车为例,如果送风量与冷空气状态参数稳定不变,因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与乘客人员数量的不稳定性,车厢内人员可能会感觉寒冷或者闷热。因此有必要对一
齿轮作为现代机械设备的基本零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齿轮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齿面摩擦、齿面磨损、点蚀、疲劳破坏以及制造安装误差均会导致齿侧间隙增大。时变啮合刚度和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都会导致系统运动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动力学响应,降低设备的工作可靠性。本文研究时变啮合刚度和齿侧间隙非线性因素对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机车牵引齿轮为研究依据,根据齿廓啮合基本原理和渐开线方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乘客的出行需求增加,导致乘客出行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措施。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重要节点,承担着众多重要职责,然而,目前车站服务能力与客流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为了缓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为车站承载能力提供合理的数学评估手段和为车站客流控制方案提供合理的制定依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网络化运营的特征,并且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急剧增加,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乘车方案较多且灵活复杂。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特征的研究可通过AFC数据进行分析。AFC数据可以记录乘客进站及出站的空间信息及时间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AFC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此来研究旅客出行路径的选择行为。基于此,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以及AFC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
车轮及车轴作为列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动车组能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二者通过过盈联接完成装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载情况较为复杂,在交变载荷的共同作用下会使得轮轴配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联接失效、产生疲劳裂纹,严重时还会出现车轴或车轮断裂的危险情况,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影响列车安全运营。因此本文对于车速为350km/h的“复兴号”,针对其运行过程中轮轴可能受到的载荷进行模拟仿真,为
针对现阶段大豆联合收获机传统螺旋运输器卸粮过程中籽粒破碎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大豆联合收获机气力卸粮装置。以叶轮转速、风机转速、卸粮软管内径为试验因素,破碎率及卸粮效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破碎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风机转速、叶轮转速、卸粮软管内径,对卸粮效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叶轮转速、卸粮软管内径、风机转速;通过多目标参数优化分析得到适合气力卸粮的工作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