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开国将帅人才地理分布的研究,以建国初期所授衔的将领为考察对象,研究对象共计1614位。这些开国将帅都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新中国时期,中共中央决定按照任职、素质、能力、资历、军功等五项要素,分别为其授予不同等级的军衔。军衔主要是确定每一位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职权,以便使军人能更好的按照职责条令的规定履行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奖励和荣誉,以此来鼓励他们在军队工作中的上进心。这些所授衔的将领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在这些特点和规律的背后又有着深刻与复杂的原因,这也是本篇论文研究价值的意义所在。本文加强对其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过去,还为当今社会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总结。此外,这也有助于培养开国将帅籍贯所在地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研究新中国开国将帅人才地理分布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对现在和未来军事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以传统分析法为主,同时兼用计量史学方法、社会学对比研究的方法、图表法和归纳法,并借鉴人才学、人才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内容作出相对准确、详实和深入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学术史回顾、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难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中共军事人才产生的背景与途径。文章介绍了军事人才的基本的理论概念以及中共早期对军事人才的认识,重点分析了中共军事人才产生的背景与途径。这为下文如何认识建国初期所授衔的将领人才地理分布研究做了铺垫。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新中国开国将帅籍贯的地理分布状况。通过对建国初期所授衔的开国将帅人物的统计,并制作出不同表格。这样可以使读者通过表格更为直观地掌握这一时期中共军事人才的地理分布状况。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新中国开国将帅人才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本文在详细分析新中国开国将帅籍贯地理分布状况的表格的基础上,来探讨新中国开国将帅人才地理分布的特点。其特点主要呈现为地域分布的不均衡,表现为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地区少、内陆地区多,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特别是主要集中于革命老区等四个方面;覆盖区域广泛;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参军入伍之前所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等。同时,本文还通过对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教育和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影响开国将帅人才地理分布的各种原因。总之,文章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这一背景下,对建国初期所授衔的将领人才地理分布研究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尤其表现为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增加了开国少将,这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与此同时,由于研究对象之多,无形当中增加了本课题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