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翻译项目选自2017年3月出版的《历史教学和冲突转换》一书第一部分《冲突转换与历史教学:社会心理学及其影响》。该项目共九章,第一章总述战后二十一世纪国际大背景下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翻译项目选自2017年3月出版的《历史教学和冲突转换》一书第一部分《冲突转换与历史教学:社会心理学及其影响》。该项目共九章,第一章总述战后二十一世纪国际大背景下社会群体面对冲突时的心理变化,后八章是主体,分别阐述冲突转换与解决的历史及其对现今冲突转换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概念下的和解以及社会心理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冲突转换中起到的作用及它对今后历史教研的影响。该翻译文本具有两大特点。该报告属于信息型文本,使用了大量名词、介词以及介词短语,其中包括大量社会心理学的专有词汇及其缩略形式;文中多被动句、长难句。英汉语言间的差异在这一翻译项目中表现明显。这些语言间的差异给译者的翻译活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反向激发了译者发挥能动性。为了使译文具有可读性,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能动性,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完成译文。研究以译者能动性理论为指导,采用实例分析与文本语篇特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译者能动性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体现。笔者首先介绍译者能动性理论,阐释其内涵和表现,然后结合所选文本语篇特点分析具体译例。研究结果表明,译者能动性理论在信息型文本中具有可操作性,译者可以根据语境选择专有词汇含义,同时运用词汇增减、复合句拆分、词性转换、句式转换的翻译策略实现中英文间的转换。
其他文献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是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一般由电极层-基体膜层-电极层组成,对电极层施加低于10V的激励时可产生非常明显的弯曲形变。在现有的研究中,以片状结构IPMC驱动器最为典型。然而随着对IPMC材料的深入探索,一方面材料的弯曲形变难以满足多样化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电极层对称性的要求为图案化设计带来了困难。针对这
我国土壤镉(Cd)污染形式严峻,已严重威胁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修复农田Cd污染土壤刻不容缓。水稻Cd高积累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土壤Cd污染修复植物,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且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强、栽种技术成熟及遗传性状稳定等优点,在修复农田Cd污染土壤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本研究以水稻Cd高积累材料(Lu527-8)为研究对象,普通材料(Lu527-4)为对照,通过水培试验和土培试验,研
Markov跳变系统是一类特殊的随机混杂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航空航天等许多实际系统的建模中。一些关于Markov跳变系统的结果已经被得到,例如,可控可观性、稳定性分析和滤波器设计等。然而现有的大量研究结果只考虑了 Markov过程在有限状态空间内取值的情形。事实上,当Markov过程在无限状态空间中取值时更适用于描述实际系统中的许多突变现象。目前关于无限Markov跳变系
泡沫铝具有能量吸收、阻尼减震、吸音降噪和耐火阻燃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碳纳米管(CNTs)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视为泡沫铝的理想增强相,它的引入能够提高泡沫铝基体的强度。目前,对泡沫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准静态和高应变率压缩方面,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结构件还会受到动态循环(疲劳)载荷的影响。因此,充分了解泡沫铝在动态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对其在更加复
CO2是最为廉价、最为丰富的碳资源,在温和条件下,CO2与氢气反应可生成CH4、CH3OH、低碳烯烃(C2=-C4=)、α-烯烃、含氧化合物等多种化工原料或化学品。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由CO2加氢经逆水煤气变换-费托合成两步反应获得,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Fe基催化剂因其具有高的水煤气变换、费托合成活性和较高的烯烃选择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催化体系,进一步经助剂改性,可高选择性的合
本文将自然灾害领域中发展成熟的承载体抗撞性的概念应用在汽车抗撞性能研究中,研究汽车的损伤程度对于外部威胁的敏感性,来建立一套普适于所有汽车品牌的抗撞性评价方法。本
汽车电子稳定性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ESC)是集成制动防抱死(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主动横摆控制系统(AYC)三个部分的主动安全系统。ESC系统功能实现主要通过主动调节制动轮缸压力和发动机扭矩两种方式。轮缸制动压力调节由液压执行单元(HCU)和控制单元(ECU)共同参与完成。轮缸压力的控制精度关系着ESC系统的控制效果,因此轮缸压力估算已经成
良好的车内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不仅能大幅改善驾乘人员的驾驶与乘坐体验,也能提高汽车产品的辨识度,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取向。目前国内外针对车内噪声的控制大多以改善车内舒适性声品质为目的,降低车内噪声声压级或是低频段的响度值,没有深入分析人耳听觉特性以及声品质对乘员听觉感受的影响,也忽略了乘员听觉感受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于车内声品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