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为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服务的宗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对国内外教育测验实施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开发了“中小学生基本学业能力评估系统”。其中,“小学数学基本能力诊断性测试”作为该系统开发研究的一个分支课题,主要以小学数学学科为突破口,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测验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不适因素,开发一种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的测验形式,使其配合其他多元评估方式,充分发挥其诊断和促进教与学的功能。小学数学基本能力诊断性测试系统开发的改革思路:从测试理念上看,将弱化数学学习中的学科中心地位与应试功能,强调数学测验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的教育功能。从测试目标上看,强调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背景测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及问题解决、推理、数学应用与交流等多方面数学基本能力。从测试内容上看,将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有趣的素材,选择现代社会各个领域所必需的、有用的数学。在技术处理方面,将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自适应性测验形式,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对学生作答状况进行数据分析,以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题库管理和分数报告。在测试结果的呈现方面,将摒弃以百分制形式评价学生数学成绩并根据原始分数排列名次的传统做法,通过学业诊断报告的形式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形成情况予以全面回馈。在该论文结稿前,本研究已开展并完成了如下工作: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就国内外教育测验项目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第一学段数学基本能力诊断性测试的评估框架;对测试的命题特色作以详细说明,对命题技术提出具体要求,以便指导命题人员遵循科学、严格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命题:与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河西区教研室合作,广泛征题组建题库,并组配试卷进行试测,对试测试卷质量和学生作答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数据分析结果为今后命题人员命题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利用测试信息进行教学诊断与教学评价,设计出本测试独具特色的学校报告与学生报告模板样式,为规范整个测试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由于研究时限的限制,研究中的许多项目还没有深入开展,如项目反应理论在试卷编制、试题质量分析、测验等值上的应用、题库建设的理论与技术、自适应性测验的开发与利用等。本课题组将与在项目反应理论(IRT)应用于测验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合作,对IRT在测验中的实际应用作深入研究;并将与计算机软件公司通力合作,继续开发应用于网络的计算机自适应性测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