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并整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对生存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评价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年01月-2016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的92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的方式整理出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主要包括发病年龄、月经状态、家族史、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P53、脉管癌栓、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情况、治疗方案。运用查阅病历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对数据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共收集了具备完整临床病理特征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92例,其中HR阳性41例(44.5%),HR阴性51例(55.4%)。全组患者中发病年龄≤35岁者共5例(5.4%),发病年龄>50岁共55例,占59.8%,中位发病年龄是53岁;发病时已绝经患者55例,占59.8%;肿瘤分期分为I-III期,其中I-II期患者68例(73.9%),III期患者24例(36.1%);46.7%患者的肿瘤最大径≤2cm(43/92例),51.1%发生淋巴结转移(47/92例);22.8%脉管内见癌栓(21/92例);22例P53阴性,占24.0%。2.本研究的随访时间为3.4-93.9个月,中位随访期为54.3个月,随访期内局部复发8例,出现远处转移15例,死亡2例。3年内全组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5例,远处转移9例,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11例。3年的无病生存率及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88.0%和94.6%。3.在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分期、肿瘤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对HER-2阳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肿瘤T分期是无病生存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化疗完成情况与3年DFS率、LRFFS率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完成化疗组的3年DFS率优于未化疗和未完成化疗者。术后完成1年曲妥珠单抗抗HER-2靶向治疗患者较未行靶向治疗患者3年DFS率提高了14.2%(P=0.036),但靶向治疗并未提高3年LRFFS率(P=0.095)。T1-2N1M0根治术后联合放疗组和仅行根治术组3年DFS率分别为66.7%、83.3%(P=0.84),3年LRFFS率分别为83.3%、91.7%(P=1.00),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T1-2N1M0根治术后行放疗者仅6例,病例数较少,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对HR阳性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情况与3年的DFS及LRFFS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病例数较少,可能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期待下一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结论:1.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是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肿瘤大小即T分期是HER-2阳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和局部区域复发率的独立预后因素。3.化疗可延长HER-2阳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靶向治疗可以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但对无局部区域复发率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