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转移最为常见,许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由于肝内出现广泛转移,而失去治疗良机。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肝脏微小转移的发现较为困难。对一些术前尚未发现有肝脏微小转移的病人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由于肝转移细胞继续生长,许多病人在术后数月之内就发现明确的肝转移灶。Cote报道,可切除的胃肠道肿瘤中30%以上的患者已有肝脏微小转移灶,恶性肿瘤患者尸检这一比例高达55%—60%。结直肠癌同时伴肝转移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仅为19.7%和9.4%,无肝转移的患者分别为69.7%和57.8%。目前认为,术中B超、多层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是检出转移性肝癌敏感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cm以上转移灶检测的敏感性可达95%以上。而对小于1cm微小转移灶的发现率各50%左右,但定性诊断率则不足20%。因此,发现和诊断微小转移性肝癌成为影像医师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Robson报道在转移性肝癌的隐匿阶段,其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瘤体小于1mm时,营养主要来自周围循环的扩散;瘤体直径达1-3mm时,由动脉、门静脉及混合的毛细血管在肿瘤周围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网,使肝动脉血流量的逐步增大、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的增加,而门静脉血流的逐步减少。因此,通过测量肝血流灌注参数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微小转移性肝癌。 目前,可用于研究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手段有SPECT、PET、Doppler、Xe-CT。PET技术主要采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进行,要求的检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低;Doppler只能研究大血管内的血流状态,对小血管及微循环无能为力;Xe-CT需要附加设备,操作复杂,常增加病人的副反应。因此这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Miles等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肿瘤微转移,对头以及肾、肝、脾及胰腺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CT灌注成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动态CT增强扫描后所获得的动脉和组织器官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s,TDC)可以反映出局部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