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微小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eqidf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转移最为常见,许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由于肝内出现广泛转移,而失去治疗良机。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肝脏微小转移的发现较为困难。对一些术前尚未发现有肝脏微小转移的病人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由于肝转移细胞继续生长,许多病人在术后数月之内就发现明确的肝转移灶。Cote报道,可切除的胃肠道肿瘤中30%以上的患者已有肝脏微小转移灶,恶性肿瘤患者尸检这一比例高达55%—60%。结直肠癌同时伴肝转移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仅为19.7%和9.4%,无肝转移的患者分别为69.7%和57.8%。目前认为,术中B超、多层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是检出转移性肝癌敏感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cm以上转移灶检测的敏感性可达95%以上。而对小于1cm微小转移灶的发现率各50%左右,但定性诊断率则不足20%。因此,发现和诊断微小转移性肝癌成为影像医师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Robson报道在转移性肝癌的隐匿阶段,其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瘤体小于1mm时,营养主要来自周围循环的扩散;瘤体直径达1-3mm时,由动脉、门静脉及混合的毛细血管在肿瘤周围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网,使肝动脉血流量的逐步增大、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的增加,而门静脉血流的逐步减少。因此,通过测量肝血流灌注参数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微小转移性肝癌。 目前,可用于研究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手段有SPECT、PET、Doppler、Xe-CT。PET技术主要采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进行,要求的检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低;Doppler只能研究大血管内的血流状态,对小血管及微循环无能为力;Xe-CT需要附加设备,操作复杂,常增加病人的副反应。因此这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Miles等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肿瘤微转移,对头以及肾、肝、脾及胰腺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CT灌注成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动态CT增强扫描后所获得的动脉和组织器官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s,TDC)可以反映出局部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淋巴道转移常于肺腺癌早期发生,是导致肺腺癌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大分子多糖,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广泛存在于包括肺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基质,主要
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大,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5%~49%。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必需条件。环氧化酶(COX)是催化
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是参与慢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效应细胞,晚近研究证实PSCs在胰腺癌的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亦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人胰
<正>1月8号,黑龙江省公安厅经济保卫总队正式挂牌成立。自此,该省有了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假化肥、假种子等食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 枣果实在成熟期间遇雨会发生裂果现象,尤以果实成熟后期的多雨年份更为严重。裂开的伤口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而且会导致外源微生物的侵染,发生霉烂,严重影响枣果的品质
对在文献检索课中运用网上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网上辅助教学主要由教学内容区和师生交流区两个基本模块构成,文中分别阐述两个模块各自的作用和优点。开展网上教学并不
<正> 巨峰,以其健壮的树势、抗逆性强、粒大美观而引起了果农的极大兴趣。迄今为止,巨峰葡萄已成为我省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但是该品种在我省各地普遍存在落花落果严重、座
<正> 近年来,我国葡萄生产迅速发展,广大果农的管理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往往忽视秋季葡萄果穗的管理,致使丰产不丰收,经济效益不高。根据我们的经验,从现在开始就应抓
食管鳞癌是中国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许多蛋白质在食管癌中表达发生改变,如annexin Ⅰ的表达发生下调,而CASK则表达上调。本研究通过RT-PCR、Western-b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