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总是会带来人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加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尝试从权力与文化的交叉领域入手,揭示了网络文化权力分散、多元、去中心等特点。并运用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网络文化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进行了阐述,对人们正确认识网络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西方一些学者很早以前就曾讨论过,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布尔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等,与这些学者阐释的权力相比,网络文化的权力具有更多的维度:宏观层面上它是一种宰制与被宰制的关系;中观层面来看它又与资源的占有密切相关;而在微观层面上,它又体现为一个去中心的流动性网络。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其权力呈现出相对平等、流动不拘、传受双方权力互动性强、去中心等诸多特征。在网络空间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同时共存。由于信息文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大众文化。它克服了主客观的分离,将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导致了整个文化权力格局的变化。文化本身是一个靠权力关系来维持和运作的“场”,为了避免在场中处于边缘地位,网络文化、主流文化以及精英文化等文化形态主体之间围绕文化资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形成了支配、屈从、妥协等复杂关系。在文化生产场域中,网络文化凭借自身文化特性,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反叛、妥协与重构的关系,削弱了主流文化的权力。此外,它还对精英文化进行改造和颠覆,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精英文化的话语霸权地位,迫使其放低姿态,走向普通大众,间接地促进了精英文化资本的增加。在上述过程中,网络文化也为自身争取了更多的合法性。在媒介文化场域中,网络文化通过文化的生产遏制了传统媒介文化权力的膨胀,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逻辑,其巨大的影响力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重视。然而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于网络文化带来的权力扩大化。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力,网络文化巧妙地与传统文化展开斗争:避让不逃离,生产网络文学文本以争夺文化资本,通过狂欢式的话语挑战既有的文化霸权,通过种种方式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但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网络文化摆脱不了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反抗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一种自我壮大的策略。在实际的运作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干预和监管之下。虽然网络文化由于自身的寄生性,无法成为主流,但它对权威话语的反抗和解构体现了文化的一种进步,也因此受到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网络文化成为维持文化场域适度的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从权力运作的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一定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