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二氧化碳(CO2)过量排放,发展新的技术手段重新再利用CO2这一丰富的碳资源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其中,电催化CO2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将CO2资源化和能源存储的技术途径。然而,电催化CO2还原具有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障碍,传统的贵金属材料(Ag、Au、Cu和Pd等)是电催化CO2还原的高效催化剂,但其高成本、低稳定性及污染环境等限制了它们大规模应用,在可替代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二氧化碳(CO2)过量排放,发展新的技术手段重新再利用CO2这一丰富的碳资源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其中,电催化CO2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将CO2资源化和能源存储的技术途径。然而,电催化CO2还原具有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障碍,传统的贵金属材料(Ag、Au、Cu和Pd等)是电催化CO2还原的高效催化剂,但其高成本、低稳定性及污染环境等限制了它们大规模应用,在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中,非贵金属基碳材料来源丰富、稳定性好且环境友好,在CO2还原上极具潜力。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新型非贵金属碳基CO2还原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功能化钴基碳材料并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结合表征技术来分析和调控催化材料的结构组成,以降低电催化CO2还原的能量壁垒,提高催化剂材料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1)采用了方便有效的微波辅助法,制备出尺寸均匀的ZIF-67颗粒作为前躯体,并对其进行高温热解处理,通过原位生长得到表面长有Co基碳纳米管的中空碳纳米材料(FC-Co/CNTs),以此材料作为CO2电还原催化剂,在0.5 M KCl的水相体系中进行电催化CO2还原测试,并对催化还原产物组分进行实时监测,得到的CO是此催化体系中唯一的含C产物,其法拉第效率最高达到91%,并且催化剂在-0.7 V vs.RHE的电位下进行长达40 h的稳定性测试,电流密度在高达20.5 m A cm-2左右保持稳定,结果表明该材料在CO2还原中展示出高的CO选择性和优异的稳定性。(2)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利用ZIF复合静电纺丝作为功能化碳载体,制备得到Co掺杂的多孔道碳纳米纤维(CNF-H@Co/CNTs),纤维表面生长了密集的Co基碳纳米管。该材料作为电催化剂用于CO2还原,在0.5 M KCl的水相溶液中,催化CO2还原具有更正的起始电位(-0.18 V),接近生成CO的理论电位-0.11 V,催化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最高为97%,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材料进行长时间恒电位(-0.8 V vs.RHE)电解,在长达60 h的测试过程中亦展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这表明了该材料作为CO2电还原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耐久性。该方法在探索拓展功能化钴基碳材料应用于CO2还原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3)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催化活性,以期望产生高级产物,结合Cu基催化剂可在CO2还原上生成多碳产物的特点,构建了Cu/Co双掺杂的多孔道碳纳米纤维,探究了5种不同Co、Cu掺入比例对最终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催化CO2还原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证明Co纳米粒子是此体系中催化碳纳米管生长的唯一催化剂,特别对于Co:Cu=0.67:0.33材料,其表面生长了大量Co基碳纳米管,可加快电子传输效率,同时此材料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弥补了Cu低指数晶面对CO2的吸附较弱的不足,可促进Cu将CO2进一步还原为高级产物。在Co:Cu=0.67:0.33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CO2还原为CH3OH的法拉第效率最高达37%,还原为C1产物的法拉第效率最高为98.5%,此外,在-0.8 V vs.RHE电位下对该材料进行连续60 h稳定性测试,电流密度高达37.5 mA cm-2且无明显衰减,显示其出色的耐久性和潜在应用性。
其他文献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超越了人类的平均水平,而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的定位已经不止于艺术创作工具和艺术创作媒介,它正在向艺术创作主体发展。本文要探讨的是,人工智能介入艺术之于人类和艺术的意义是什么,引伸而来的问题是:随着介入程度的进一步深入,艺术家该怎样定义自己的身份、以及如何确定自身的价值所在,终其目的在于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我们在艺术上实现更为惊艳的幻想、展开更具意义的探索。本文通过对传统艺术
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对昆虫化学防御机制的研究已有数十年,防御机制中涉及到蛋白质或肽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有趣化学结构的非肽防御性小分子,后者已有许多被表征,并显示了在药物发现中的潜力。然而,与来自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物不同,昆虫自身代谢物及其衍生物质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潜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此,发掘来自昆虫的小分子化学物质有望为现代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重要
随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发展轨道网络来缓解和改善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诸多城市的首选方式。然而,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高运营盈利难,其空间布局对客流量影响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多关注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从局部站点视角,研究用地对高峰客流的影响,较少从市域层面的职住空间视角来进行研究。从不同尺度研究职住空间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匹配关系,对理解两者关系,发现居民通勤
近现代以前,人们的活动范围受限,“子承父业”便成了家庭最好的生存技能选择,“家学艺术”也因此得以传承,并长期处于稳固阶段。在“家学艺术”的传承中,题材内容虽不算独特,艺术风格较为接近,创新程度也并不高,但在历朝历代交通工具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家学艺术”却利用其天生优势,起到了传承家学文化理念与传播时代艺术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足不出户便可观摩历代大师的著作。与此同时,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艺术的普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菌。其富集附着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结构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强是已有抗生素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细菌生物膜是目前抗感染治疗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抑制MRSA生物膜形成和清除其成熟生物膜的方法。本研究从红树植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艺术也在网络媒介、移动终端、互动媒体等新兴的媒体上以非常快传播速度流行于互联网。这种依赖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艺术已经影响到各个设计领域,尤其是视觉传播设计领域。本文主要以蒸汽波艺术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基于融合媒介将互动性设计方法融入传统的二维视觉设计当中。蒸汽波艺术是2010年左右在互联网诞生的典型的网络艺术,兼具视听特点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艺
瀑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在山水画中瀑布具有视觉引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瀑布自上而下流动所带有的明显方向性,具有强化视觉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瀑布空间转折的引导作用。)、营造氛围、缓解视觉疲劳等重要作用。而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如何巧妙运用瀑布是一门艺术,综合来看瀑布的运用应符合画理、依画面氛围而定,以及把握画面整体布局关系、合理经营瀑布位置(一、借鉴“三分损一”原理,经营瀑布位置。二、结
本文尝试以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为视角,探讨了景观与场所的相关性问题,并就此展开几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一系列的作品研究,进而论述场所作为一种景观的呈现,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及其精神性问题。在此,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从历史的景观、现实的景观、荒诞的景观三个方向展开深入的描述分析,讨论艺术家不同的视角与切身体验,使得在作品中的场所体现出不一样的表达,但作为景观的场所其内在的观赏性、征服
寒暑交替这一四时之变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体感,更是关乎着人们的情感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认知。古代山水画对四时之变,特别是对于单个季节的表现,都带有着深刻的意境表达。大自然千变万化,特别是春夏秋冬这一季节的轮替,更是万物的生长与消亡的自然推动力。不管是诗人还是画家,在自然界的这一消长与变动中,不能不为生命力的旺盛与生命凋零而感动。这种由景物带来的情绪感动,最终转化为一种诗情画意,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意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中国仕女画和日本美人画中各个不同部分的色彩表现和产生这些差异性的原因来进行论述,根据自己在实践、探索,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所得的感悟来阐释自己的个人意见,探讨中日女性绘画的色彩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分段阐述中国仕女画和日本美人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人和画家所展现出来审美意识带来的色彩表现,并且两者之间在同根同源下经过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不断的更替所展现两者的联系。中国仕女画和日本美人画是画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