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历史上因为政治、经济社会动荡等原因,苗族从早期居住地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迁徙到中国贵州、云南等边疆省份与国外。云南苗族多于元明清时期分批渐次迁入,至今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生存与发展困难。近代以来,基督宗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与在部分汉族地区遇到的重重阻力相反,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且反作用于村落,促进了村落的发展,这些信教民族中就包括苗族,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引人思考。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云南南部(镇南)苗族主要信仰天主教,云南东北地区苗族主要信仰基督教的特点。相比较湖南、贵州和四川的苗族研究,云南苗族研究成果较少,且侧重基督教对苗族地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本论文通过对云南信教苗族,特别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小水井苗族村落这一个案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尝试引入社会角色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将小水晶唱诗班在村落中的形象提炼出来。希望可以点带面,全面展示当今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信仰图景,揭示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聚焦苗族唱诗班这一宗教组织,浅析基督教唱诗班在小水井村落拥有的社会功能,以及基督教是如何引导苗族社会,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本文运用民族学的学科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小水井基督教唱诗班在小水井村落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督宗教如何与村落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从而促进村落发展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文章的选题依据、理论方法化及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主要讲述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历史,介绍所选苗族调研点的基本情况。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民族学的理论观点,结合田野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分析在小水井唱诗班在小水井村落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以及它对村落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第三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社会角色的概念。第二部分,描述唱诗班在村落所扮演的六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每个社会角色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第三部分,浅析了小水井唱诗班在村落中是如何完成社会角色的扮演的,同时揭示宗教融入苗族地区循序渐进的具体过程。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基督教唱诗班对于村落社会结构产生的具体影响。最后一部分则是在结语中揭示基督教如何与村落和政府和谐相处,并对宗教应如何在村落发挥积极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