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瑄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平生矢志教育事业,投身教育,成为他终生的最高志趣。他在近20年的从教生涯中,逐步形成了以“教本于道,道本于性”的“复性说”为中心内容,以“求实理”、“务实用”的“实学”思想和学风为本质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薛瑄按照自己的“为教之道”思想,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者。他的门生遍及秦楚吴越大地,有的继续讲学授徒。这样,一个以薛瑄为代表的,以薛瑄思想风貌为特色的,明代“河东学派”随着薛瑄及其广大门人弟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而形成发展起来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薛瑄思想的认识多困于黄宗羲的“河东之学,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明儒学案》卷七)的断言评语中,只看到薛瑄维护程朱道统的一面,认为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朱学的一套”,而忽视了他的在理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鉴于此,对于薛瑄理学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四部分,对薛瑄教育思想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介绍了薛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以明初政治、文化为背景,阐述了薛瑄矢志教育事业,投身教育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薛瑄教育思想产生的因缘,通过论述薛瑄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启蒙及其影响、薛瑄与良师益友的交往过程、薛瑄对朱学的继承和批判,分析了薛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薛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主要介绍了薛瑄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对其教学方法做了一点粗略的研究。重点是对薛瑄的道德修养论做一定的分析,从而体现出薛瑄继承朱学又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薛瑄教育思想的独特性和研究其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薛瑄的求实精神和“实学”教育思想,给以肯定。第四部分探讨薛瑄教育思想对后世“实学”思潮的影响,通过其门人弟子的历史地位,阐明了薛瑄教育思想的深远影响。薛瑄是一位社会政治型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为巩固当朝政权服务的,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是其中并不缺乏值得借鉴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正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其他文献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采用新研究手段,审视新社会史研究领域,并将马克思主义与战后西方史学新思想结合起来,其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东北地区作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发展源远流长。自清末弛禁政策以来,大批流民涌入,大量荒地被开垦,东北农业走上发展之路。1898—1945年间,东北地区政局更替,社会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于1958年分裂于1961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两个国家埃及和叙利亚由好朋友变成了敌人。本文从合作这一源头和分裂这一结果两大方面结合建构主义分析查找
本文以山东移民为研究对象,全面阐述了“闯关东”活动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了他们在今辽宁一带的活动及其影响。 学术界目前对于“闯关东”还没有明确的
南宋是权相辈出的时期,权臣政治是南宋政治的一大特色。而孝宗朝却是唯一没有权相,且宰相的任用状况呈现出新的特征的朝代,孝宗朝还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并造就了南宋
本文对于商人冒险家公司的探讨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商人冒险家公司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第二部分论述了商人冒险家公司的内部组织、公司的性质及其特点;第三部分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同时也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新社会史”学派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在具体的历史研究领域拥有卓越的建树,而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