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肉鸡生产性能、健康的影响以及三聚氰胺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为添加0 mg/kg(对照组)、250mg/kg、500mg/kg、1000 mg/kg和2000 mg/kg三聚氰胺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将375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白羽肉鸡,按初始体重无差异原则分到以上5个处理。试验1-43 d饲喂添加不同浓度三聚氰胺饲粮,44-50d饲喂不添加三聚氰胺饲粮。于21d、42d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计算采食量、料肉比和体增重;并于22d,43d,46d,50d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血浆,屠宰后取肾脏、胸肌、肝脏,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分别测定血浆、胸肌、肝脏、肾脏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观察十二指肠,肾脏的损伤情况。试验结果发现,在1-21 d和22-42 d,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采食量、体增重无显著影响,但1000mg/kg和2000mg/kg三聚氰胺组肉鸡体增重有下降的趋势。在22-42d和1-42d,1000mg/kg三聚氰胺组的料肉比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显著提高22d、43d肉鸡血清GPT活性、CRE含量(P<0.05)和22d肉鸡血清BUN含量(P<0.05);且添加高于500mg/kg的三聚氰胺显著提高22d和43d肉鸡血清GOT活性(P<0.05)。当饲粮中添加高于250mg/kg的三聚氰胺,十二指肠形态、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随三聚氰胺的增加而加剧。22d和43d肉鸡血浆、胸肌、肝脏和肾脏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着饲粮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1);换喂不添加三聚氰胺的饲粮3d,肉鸡胸肌、肝脏和肾脏中未检出三聚氰胺,换喂不添加三聚氰胺饲粮7d,肉鸡胸肌、肝脏、肾脏和血浆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有负面影响;饲喂23天后,在肉鸡血浆、胸肌、肝脏、肾脏都有三聚氰胺残留,且残留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并对肉鸡十二指肠和肾脏造成损伤,其伤害程度也随三聚氰胺添加量增加而加剧。换喂无三聚氰胺的饲粮后,肉鸡能够清除残留在体组织中的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