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意”论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先秦时即为多家所关注。墨家强调“顺从天意”,以“意”为天道之神圣法则;道家致力于“言意”之辨,“意”为世界之开显方式;孔子的“毋意”、荀子的“修养志意”、《大学》的“诚意”等,表明“意”为修养功夫的关键环节。及至明代中叶,王阳明在承绪先儒“意”论的基础上,将“意”与“身”“心”“知”“物”等范畴相联系,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构建起了以“意”为中心的本体工夫论。分而言之,“身之主宰便是心”,谓虚灵不昧之心相较于物欲充满之身,具有优先之地位,乃是修养功夫的逻辑起点。“心之所发便是意”,谓寂然不动之心体必与现象界相关联,必发动为意念而固着于万物。心体未发时可谓无善无恶,然常人为小己私欲遮蔽,所发之意则善恶间杂。“意之本体便是知”,谓虽为小己私欲所遮蔽,然意之本体——良知发用不已,其作为先验的道德本体,超越于一切善恶是非,又明辨一切善恶是非,为道德活动的究极本源与修养功夫的终极归宿。“意之所在便是物”,谓“物”非是外在于人的对象性的存在,而是根源于人之生活境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非是格心外之物,而是在切己相关的正心诚意过程中展开。心学之修行进路,为本体功夫不二。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本体为知,意之所在为物,心体逐层向下贯注,此为由体起用;格物即是诚意,诚意即是致知,致知即是明体,心用渐次向上通达,此为由用达体。究极而言,心、知、意、物只是一事,彻上彻下自在无碍,格物致知即是穷理尽性,穷理尽性即是格物致知,道德践履超越而又不离于世俗生活,万物的境域化与功夫的切身化交相融通,方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诗意存在。然而,心学本身蕴含着内在分化的基因,阳明三传弟子王栋倡导的“意为心之主宰”将“意”论推向顶峰,其主“意”偏见和“唯意”倾向的发展,使心学不可避免的走向“蹈空”境遇。
其他文献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司法的技术化、形式化特征日益凸显,而司法蕴涵伦理的维度式微;另一方面,法官腐败屡见不鲜,司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于一个社会没有比司法不公
期刊
《镜鉴》中的一个个真实案例触目惊心:他们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和不倦的追求,很多人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地位,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最终却沦落到身败名裂与家破人散、身陷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他用独特的心理描写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这些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一方面把当时俄国社会的矛盾冲突揭露出来,另一方面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西方世界道德信仰缺失现象的焦虑。本文试图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的俄国社会背景,从其文学作品出发,从中归纳出他的道德观。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陀思妥
学位
期刊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又称脑膜白血病(以下简称脑白)。由于白血病治疗方法的进步,白血病的缓解率和存活期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白血病并发脏器浸润,特别是脑白的报告也随着日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立足于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实践,以“自然拼读的概念”“趣味自然拼读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借趣味自然拼读形式优化小学英语单词教学这一主题发表了认识与看法,旨在创新自然
马克思异化概念吸收和借鉴了以往哲学家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研究。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不论是其主体还是其内容,都于他们相去甚远。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其主
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和社会发展理论。首先,从理论上剖析了“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关系,即在弄清三者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