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政策视角下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评价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智能手机APP公众使用黏性的不断增强,移动政务APP成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公安、社保、医疗、教育等服务向移动端延伸,竞相推出了一系列移动政务APP。社会公众只需点击手机,即可轻松获取政务信息,实现政务事项掌上办理。
  各项政务服务的顺利进行,有赖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与提供,其中难免会涉及到诸多个人隐私。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个人隐私可能会置于随时泄露的危险境地。移动政务APP服务过程中收集了用户的哪些个人隐私,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状况如何,如何提升移动政务APP个人隐私保护水平,成为移动政务APP发展过程中亟需回答与解决的问题。
  隐私政策是应用程序服务提供方就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保护与双方权利责任进行公示的规则,它反映出应用程序服务提供方对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的执行情况。因此,本文以隐私政策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探讨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评价问题。首先,界定了隐私政策、移动政务APP与个人隐私的概念,并梳理出移动政务APP服务情境下,用户个人隐私涵盖个人信息隐私、个人通信隐私、个人空间隐私与个人身体隐私四大类别;其次,基于隐私政策视角,在广泛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用户知情?意、信息安全控制、个人权利保障”三个维度构建了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择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6个综合服务型移动政务APP为样本,对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样本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评价排名。研究发现,移动政务APP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整体表现较差,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并存在“信息处理告知透明度不高,政府义务告知有待加强”、“管理与技术手段仍待提升,隐私侵犯救济缺乏保障”、“信息权利未得全面保护,特殊群体权利易被遗忘”等突出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从隐私保护意识提升、隐私政策规范制定、隐私政策严格落实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策略:要提升隐私保护意识,加强隐私保护宣传教育;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规范隐私政策条款制定;要设立数据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隐私保护制度;要加强安全技术应用,隐私保护融入APP设计;要关注隐私立法进展,保障用户个人信息权利。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由于工业文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继续明确加快改革生态文明体制,使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理论角度看,生态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历史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生态遭到破
学位
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是人口贫困与环境恶劣的根源,是人类调整自身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驱动力。生态移民通常被视为是打破贫困和环境恶化之间循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以生态移民迁入区为切入点、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移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有必要对移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其掌握生态知识,只有在移民普及和有效把握生态知识后,才有可能形成符
21世纪以来,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此,十九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生态最脆弱、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干旱地区之一。1980年至今,宁夏先后耗资数百亿元,对100万处于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因此,充分了解生态移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对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宁夏迁入区生态移民的生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
学位
生态移民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举措,在现阶段具有扶贫和生态建设的双重意义。目前宁夏生态移民定居率约为60%-70%,定居率不高对于生态移民工程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基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主要围绕搬迁意愿以及移民工程满意度展开,对于农民定居意愿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民工进城以及农民拆迁安置的定居意愿展开,对于生态移民定居意愿还未涉及。本文以生态移民定居意愿作为生态移民问
学位
档案学人研究是档案学术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20世纪30-40年代,我国档案学在史学界、行政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而档案学人是档案学术研究的鲜活基础,为我国近代档案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学人之间的共性与联系,他们形成了不同的群体。目前,学界比较重视对行政界和史学界档案学人群体的研究,这两个群体主要是根据学人身份和研究内容侧重来区分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民国时期文华图专档
学位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档案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传统的档案服务以被动服务为主、类型单一、服务方式繁琐、服务内容粗糙、“以馆藏为中心”,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档案需求。档案馆应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智慧的服务。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面向公众的档案馆智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