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人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选择,从而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学习。选择性信任是指个体在面对某一不熟悉的事物时,能够依据认知性线索或社会性线索对不同信息提供者的证词进行甄别,从而有选择地相信更为可靠的信息提供者。幼儿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这个时期儿童信任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幼儿社会化行为,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有研究发现,3岁幼儿已经具备选择性信任的能力,他们能够依据信息提供者的各种特征作出信任判断。然而,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到不同的权威身份对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影响。同时,在国内背景文化下,幼儿对不同论据类型信任倾向的研究仍未有所涉及。此外,在信息提供者的权威身份与论据类型发生冲突时,幼儿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也有待探讨。本研究选取上海市215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编后的经典物品命名范式,来探讨幼儿的年龄、信息提供者的权威身份和论据类型等因素对3-5岁幼儿选择性信任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探讨教师和同伴两种不同的权威身份对3-5岁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研究二探讨3-5岁幼儿对循环论据和非循环论据的信任倾向;研究三在研究一和研究二已有结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信息提供者的权威身份与论据类型相冲突时,3-5岁幼儿是如何做出信任判断以及幼儿年龄对选择性信任的影响。通过三个研究,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信息提供者的权威身份影响了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行为。在教师和同伴两种不同的权威身份中,3-5岁幼儿更倾向于选择信任教师。(2)信息提供者的论据类型影响了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行为。在循环论据和非循环论据两种不同的论据类型中,3-5岁幼儿更倾向于选择非循环论据支持的证词。(3)在信息提供者的权威身份与论据类型处于冲突的状态下,4岁和5岁幼儿均倾向于依据信息提供者的论据类型做出信任判断,3岁幼儿没有表现出明显地信任倾向。4岁和5岁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能力明显高于3岁幼儿。(4)年龄影响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行为,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是幼儿选择性信任能力发展的萌芽期,4岁是转折期,5岁则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