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成都市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和实践检验,探索了一条新时期村级治理的有效路子。本文通过对成都建立农村基层治理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打破长期以来农村治理的单一化、狭隘化思维,从大治理的角度提出构建村级治理体系的科学路径,提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治理保障。本文分为绪论、基层治理理论研究、成都的实践探索、问题及成因、对策建议等五部分,采取文献查阅法、深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从对国内外基层治理的理论辨析和基层治理机制的对比分析入手,再到成都市实践经验的研究分析,提出成都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并适合于在其他地区推广。本文认为,成都市真正自觉地、积极地回应和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创造推行"村民议事会",实现了村级党组织领导从"包揽型"向"核心型"的转变,为村民自治搭建了可持久运作的制度框架、形成了化解农村矛盾的长效机制,基本破解了市场经济权利基础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问题,在基层政党组织、政府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五大组织体"全面实现了"体制化再造"的治理。本文重视研究农村党组织在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和社会整合作用,对成都市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在全国普遍推广的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带有普遍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成都市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基本原则、体系构建和配套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下一步如何有效完善并推广成都市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