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选取大兴安岭中南段索伦地区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查明该地区二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厘定了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析了岩石的成因及构造背景。1.索伦地区二长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具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2.对索伦地区两件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样品的206U/238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7.4Ma和125.6Ma,显示研究区内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3.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研究区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铁、镁的特征,SiO2含量介于67.40%76.85%之间,K2O+Na2O含量介于7.82%9.35%之间,MgO含量介于0.07%0.89%之间,CaO含量介于0.15%2.66%之间,TFeO含量介于0.97%3.40%之间,A/CNK值在0.971.19之间,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此外,这些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具有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和Ba、Sr。4.索伦地区二长花岗岩的Nb/Ta与Zr/Hf平均值分别为11.51和26.15,与地壳的相应值11.4和33较为接近,Rb/Sr平均值为1.82,Ti/Y平均值为75.20,Ti/Zr值平均值为7.70,具有壳源岩浆的属性特征。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介于+7.3+14.7之间,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511748Ma,暗示二长花岗岩的岩浆可能源于新元古代-显生宙时期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5.索伦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伸展构造体制,这种伸展构造体制的产生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