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应变MOSFET的研究和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 CMOS技术以其低能耗、高集成度、高效率、高可靠性以及优良的噪声性能在集成电路中占据统治地位。对于深亚微米尺寸的器件,为了提高载流子迁移率,需要采用新的材料代替Si材料做为导电沟道,但是新材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很多新的缺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用成熟的Si材料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材料还是现阶段集成电路的第一选择。Si基应变技术不仅提高了Si基材料器件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延长了价格高昂的工艺设备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所以Si基应变技术成为深亚微米Si CMOS电路继续向高速、高性能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Si基应变MOSFET器件的物理模型和电学特性研究;Si基应变MOSFET器件的制备;以及高k栅介质应变MOS器件的制备以及包括界面特性,电学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具体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建立了应变Si NMOSFET和PMOSFET以及SSOI (Strained-Si on Insulator) NMOSFET的阈值电压模型和亚阈电流模型,并用二维器件仿真工具ISE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为应变Si NMOSFET和PMOSFET以及SSOI NMOSFET的物理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建立应变Si/应变SiGe/SiGe双沟道PMOSFET的表面沟道和埋层沟道的阈值电压模型,以及保证埋层沟道先于表面沟道开启的条件。所建模型通过了ISE仿真工具的验证。并分析了各个物理结构参数对阈值电压的影响。为应变Si/应变SiGe/SiGe双沟道PMOSFET的物理参数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模型还可以用于应变SiGe量子阱PMOSFET的结构设计。3.基于前面章节所建模型和讨论分析,对应变Si NMOSFET和应变SiGe量子阱PMOSFET进行了包括结构物理参数,版图,以及工艺的设计,并最终完成了应变Si NMOSFET和应变SiGe量子阱PMOSFET的制备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普通Si MOSFET相比,应变Si NMOSFET的跨导提高了两倍,而应变SiGe量子阱PMOSFET的跨导提高了一倍。4.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电应力对HfO2栅介质应变Si和应变SiGe MOS器件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会降低HfO2应变Si和HfO2应变SiGe MOS器件栅介质常数,并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其介电常数会不断减小,而栅漏电流减小,同时氧化层电荷和陷阱大大减小。对比了同样栅氧层厚度的HfO2应变Si、HfO2应变SiGe以及HfO2 Si MOS器件的栅漏电流,受界面态密度和氧化层势垒高度影响,HfO2应变SiGe MOS器件中的栅漏电流最大,HfO2应变Si MOS器件中的栅漏电流最小。还分析了电应力对HfO2应变Si和HfO2应变SiGe MOS器件I-V特性的影响,发现负压应力对器件的I-V特性影响不大,而正压应力会使得HfO2应变Si和HfO2应变SiGe MOS器件的栅漏电流减小。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征,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独有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
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走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之路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第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画图的作用,从而自觉地运用画图来解决数学问题;第二,要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试题内容选择合适的图
随着光通信系统中单信道容量的迅猛增长,对光信号处理中关键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作为广泛应用在光网络节点上的非线性器件,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了整个
本文围绕随机介质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应用,分别对随机介质的光子局域化、能量分布、频谱特性、模式竞争等问题及光子晶体对其辐射特性的调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柔性随机半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必要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必须深入研究解决影响
通过模拟现实市场经济的循环运行。提出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更为简明、实用的方法。
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是由时代的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及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为此,需要克服种种模糊认识,坚持正确方向,保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进行。
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众多基础学科领域的检测技术追求更小的时间尺度,因而也就需要实现更高的时间精度。如何实现纳秒甚至皮秒级精度的时间测量是高速电子学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