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絮基多级孔碳的制备、表征及超级电容性能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率快、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等能量存储领域。研究表明,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质碳来源丰富、价廉、可再生、孔结构易控且有望实现杂原子自掺杂,被认为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论文以生物质废弃物杨絮为碳源,通过调变活化剂种类(H3PO4、KOH及K2CO3)与用量及焙烧温度等实验条件,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特征、不同杂原子掺杂量的多孔碳材料,结合SEM、TEM、XRD、Raman、N2 adsorption-desorption、XPS 等表征分析及在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中的超级电容性能,探究了其构效关系,具体工作如下:(1)以相对于传统强酸活化剂(如浓硫酸)更为温和的H3PO4为活化剂,采取等体积浸渍结合氮气氛围中直接焙烧工艺,制备出一系列以介孔为主的多级孔碳材料(标识为PCC-X-Y),其中H3PO4溶液(15.0wt.%)用量为3.0mL、焙烧温度为600℃条件下所制PCC-3-600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高达2011m2 g-1和1.215 cm3 g-1。三电极体系中,电流密度为1.0Ag-1时,PCC-3-600的比容量为251.8 F g-1。两电极体系中,功率密度为240Wkg-1时,基于PCC-3-600的对称型器件的能量密度达到25.9 Wh kg-1。电流密度为1.0 Ag-1、经过30000次充放电循环实验后,该器件的初始比容量保留率达到103.7%。(2)氮气氛围中,将杨絮生物质于600℃下焙烧2h,制得相应预碳化材料(标识为AC),继而以KOH为活化剂,制备出一系列以微孔为主的多级孔碳材料(标识为HAPC-X-Y),其中KOH与AC的投料比为3:1、焙烧温度为700℃条件下所制HAPC-700-3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693 m2 g-1和0.866 cm3 g-1。三电极体系中,电流密度为1.0A g-1时,HAPC-700-3的比容量为248.0F g-1。两电极体系中,在功率密度为240Wkg-1时,基于HAPC-700-3的对称型器件能量密度达到35.8 Wh kg-1。电流密度为1.0 Ag-1、经过30000次充放电循环实验后,该器件的初始比容量保留率为94.0%。(3)以温和、对环境友好的K2CO3为活化剂,采用与上述KOH活化体系相同工艺,制备出一系列仍以微孔为主的多级孔碳材料(标识为KAPC-X-Y),其中K2CO3与AC的投料比为2:1、焙烧温度为700℃条件下所制KAPC-700-2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410 m2 g-1和0.602 cm3 g-1。三电极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1.0Ag-1时,KAPC-700-2呈现出278.0F g-1的比容量。两电极体系中,在功率密度为270 W kg-1时,基于KAPC-700-2的对称型器件能量密度达到40.5 Wh kg-1。电流密度为1.0A g-1、经过30000次充放电循环实验后,该器件的初始比容量保留率达到105.8%。(4)采取H3PO4、K2CO3分步活化策略,制备出一系列以较大微孔和介孔为主的多级孔碳材料(标识为HKPC-X-Y)。其中H3PO4溶液用量为1.0 mL、K2CO3与H3PO4预活化碳材料PCC-1-600的投料比为2:1、焙烧温度为700℃条件下所制HKPC-1-2.0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高达2133 m2 g-1和1.004 cm3 g-1。三电极体系中,电流密度为1.0Ag-1时,HKPC-1-2.0比容量达到296.2 F g-1。两电极体系中,功率密度为270 W kg-1时,基于HKPC-1-2.0的器件呈现出53.7 Wh kg-1的能量密度。电流密度为1.0 Ag-1、经过40000次充放电循环实验后,该器件的初始比容量保留率达到100.1%。基于降低实验成本、提升电化学性能及“绿色化学”理念,本论文最终筛选出以H3PO4、K2CO3分步活化工艺所制HKPC-1-2.0为最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得益于其适宜的多级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杂原子含量(N 1.64 at.%,O 10.93at.%,P0.19at.%),HKPC-1-2.0呈现出优于诸多文献报道结果的超级电容性能(如超高的能量密度和突出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等)。本论文工作为生物质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电能存储设备的研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制备工艺及适用的电极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创新,已日益融入工业发展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给出了国有企业在生产运营智能化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跨企业集成互联,建设智能现场。石油、天然气是我国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国民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加速了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显著激发了电子商务产业潜能;然而,一些问题与不足也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妨碍了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商品假冒伪劣问题尤为突出,对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IP)的保护亟待重视与加强。有鉴于此,本文研究聚焦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常见的B2B2C模式,分析、培育能够充分尊重和有效保护IP的公平竞争性B2B2C商业环境。首先,论文进行了相关背景分析
学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的储能装置,被广泛运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当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时,其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探索与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不同的新型化学电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锂硫电池因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硫源丰富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硫和放
学位
肿瘤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单一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并不能满足肿瘤治疗的需要,将其与具有不同抗肿瘤机制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是提高肿瘤治疗效率的有效策略。此外,由于肿瘤组织特异的微环境,如何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深层渗透亦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本课题基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
学位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青春期男性中多发的恶性骨肿瘤,它衍生于骨形成的间充质细胞,许多骨肉瘤患者被确诊时伴有转移性疾病,且多为肺转移。尽管目前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但患者的预后仍不佳,特别是发生转移与复发的患者其生存率依然较差。因此,寻求开发高效和安全的骨肉瘤诊治的新的途径和策略十分必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闭环结构,可以调节线性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最常见的死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1A2是重要的肝脏药物代谢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CYP1A2的表达显著下调,过表达CYP1A2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CYP1A2很有可能成为潜在的HCC早期诊断及治疗靶标,但CYP1A2在HCC中下调的机制尚
学位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存在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常用的口服治疗药物生物利用度差,且较难兼顾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导致IBD治疗效果欠佳。基于此,本课题构建了一种核壳型姜黄素口服纳米给药系统(Cur/COS/SC NPs)。该系统表面包覆的凝结芽孢杆菌芽孢衣壳(BCSC)具有强抗逆性、高亲和力、负电荷等特性,能够保护内部药物顺利通过胃酸环境,靶向到积聚大量
学位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五种苯并咪唑衍生物配体(HL1-HL5)和两种四氮唑衍生物配体(HL6-HL7),使用这两类配体与不同的铜盐反应,制备了十种新型的单核Cu(Ⅰ)配合物。通过核磁、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所有配合物均使用DFT/TD-DFT进行理论计算。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利用苯并咪唑膦氧配体HL1-HL4为主配体,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
学位
乳腺癌治疗中,纳米药物低的递送效率和有限的肿瘤组织渗透仍然是当前抗肿瘤治疗的巨大挑战。首先,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高的间质液压力(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IFP)和致密的细胞外基质,传统的纳米药物从肿瘤血管外渗后,主要分布于肿瘤血管邻近区域,而远离血管的深部区域药物浓度几乎为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次,由于实体瘤的生理特征,粒径成为影响纳米颗粒血液循环时间、肿瘤积累和
学位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基于PD-L1阻断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和完全治愈带来了可能。直接作用于靶基因的基因治疗策略可以在基因水平降低PD-L1表达,进而从根本上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PD-L1阻断策略。但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基因递送载体,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