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就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农业要从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走出来,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逐步建设现代农业,才能有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使中国农业走出一条既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又能够克服原来分割的小农经济的缺陷,过渡到农业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多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既有经营层面的结合,也有产权层面的结合;既有松散型,也有紧密型。
目前国内外有关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宏观分析比较成熟,个案分析和典型调查也有一定份量和数量,对策研究较多。但是,有关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的理论分析不够,特别是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特殊性分析比较少;系统分析不够,以前的研究侧重于某一个方面,缺乏系统的概括和科学的归纳;缺乏对各种联结方式及机制的成因、适用条件的系统研究。
本项研究系统梳理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的各种理论,力图建立有关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系统理论。本文以作为中部地区代表的湖北龙头企业以及农户的调查研究资料为依据,实证分析影响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的各种因素,包括农户的文化程度、农民收入水平、专用设备投入等,以及农产品的目标市场、经营的规模化、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类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农业公共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对各种利益联结机制进行了评价分析。
本项研究通过借鉴河南、山东的一些利益联结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的思路与重点。在上述基础上,本项研究进一步探讨在市场化原则下,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利的支撑条件。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八章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言及文献综述,包括导言,第一、第二章。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创新点及本论文的不足。第一章全面论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概念,主要的理论基础在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第二章介绍了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的农业一体化经营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包括第三章、第四章。
第三章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展开系统论述。首先介绍利益机制的内涵及功能,然后分析主要利益联结方式及评价,最后对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具体对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展开分析。介绍了湖北产业化发展现状,湖北利益联结机制的主要特征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析了湖北省利益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和完善利益机制的措施。
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五章根据对湖北省内的630个农户的调查,对影响农户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选择与利益机制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文化程度、农民收入水平、专用设备投入等,还有产品的目标市场、经营的规模化、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类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产品目标市场以及农业公共政策、农技水平等因素。第六章根据对湖北省内70家龙头企业的调查,对影响企业选择与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选择与构建利益机制受企业的类型、企业经营的产品类型以及企业产品市场的特性等条件的影响。第七章选取湖北两个龙头企业——仙桃市外婆家食品公司和武汉小蜜蜂公司,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与构建进行个案研究。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即第八章。本章主要阐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主要是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纽带从市场纽带向产权纽带的逐渐发展。通过外省的经验介绍,提出了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的政策与建议,为中部崛起的湖北农业产业化提供理论借鉴。
湖北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迅速,基本上代表了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但是与山东、河南等省的产业化水平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北,应该因地制宜,以建立和完善新型利益机制为方向,力争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