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分工带来了效率,但造就了财富差距和不公平。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基地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为东部地区的高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世纪,兼顾公平与效率,缩小东西部差距,实施生态补偿,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去年4月2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了《生态补偿条例》立法计划,全面落实已成必然趋势。在宁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张毅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建设。国务院批复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规划》也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六盘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尤其是正在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宁夏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西吉县纳入“限制开发的生态区”,限制大规模工业和城市化,使其失去了与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县区同等发展工业、增收致富的机会和权利。论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调查基础之上评估西吉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探讨生态补偿方式和途径,以期为全县与自治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找出一条途径,为限制开发的生态区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介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森林草原与灌丛草原、黄土丘陵西北部与六盘山土石山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之间,生态区位特殊,生态环境脆弱。经现场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县域森林、草地、农田为主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建设中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成本等方面,开展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核算和对比,汇总了生态服务总价值。在分析我国现有生态补偿的政策、法律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补偿的标准、主体与客体、方式、途径和内容。西吉县生态服务价值巨大,年价值达到6.9151亿元,服务范围广阔。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社会、工业经济时代,但欠发达地区依然是国家高度关注的改革前沿。本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作为该县申请国家生态补偿,谋求生态保护与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本底支撑和科学论据,争取到支持,为其摆脱贫困、建设秀美山川贡献一份力量,使生态补偿成为限制开发生态区西吉县发展的重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