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BASICS研究认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行血管内治疗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2015年以来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关于血管内治疗的几项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血管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再次掀起了针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高潮。其中,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研究也较前增多,如ENDOSTROKE研究、BASILAR研究、BEST研究、欧洲BASICS研究等。尽管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不同再灌注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如何?血管再通后为何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获得良好预后?其影响因素或预测因素是什么?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多中心研究。第一部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扩展脑梗死溶栓分级与预后的关系分析背景和目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后,血流灌注恢复的程度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脑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级是最常用于反映血管内介入术后血流灌注恢复水平的分级系统。扩展脑梗死溶栓(e TICI)分级由脑梗死溶栓分级改良而来,在原有TICI 0、TICI 1、TICI 2a、TICI2b、TICI3五个等级基础上加入了TICI2c级。研究表明,扩展脑梗死溶栓(e TICI)等级越高,前循环系统颅内大动脉近端闭塞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越好。然而,对于后循环系统,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患者血管内治疗后e TICI分级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e TICI分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哪一等级是与更好的临床结局相关的临界值。方法:我们从BASILAR(Assessment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via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Registry)研究中纳入了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BASILAR研究是非随机对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入组的是发病24小时内的经CTA或MRA或DSA证实的症状性基底动脉闭塞、并在24小时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成年患者。依据扩展脑梗死溶栓分级分为四组,分别为:e TICI0-2a、e TICI2b、e TICI2c、e TICI3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不同e TICI级别对90天良好功能预后的影响,良好功能预后为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0-3分,表现为患者无辅助下能够独立行走。次要终点事件为90天独立功能预后,定义为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安全性终点事件包括:90天内全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我们还分析了不同e TICI等级与1年临床预后(m RS评分0-3、m RS评分0-2、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成功入组647名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483例(74.7%),年龄中位数为64(四分位间距:56-73)岁。术后血流灌注水平达到e TICI0-2a,2b,2c和3级的患者分别为127例(19.6%),128例(24.5%),110例(21.1%)和282例(54%)。与e TICI0-2a级相比,e TICI2c级和3级的患者良好预后比例更高(两组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96[1.33-6.57]、7.40[3.63-15.09]),而e TICI2b组良好预后比例没有显著升高(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1.93[0.86-4.36])。e TICI2c和3组的90天内全因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较e TICI0-2a组显著降低(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0[0.05-0.20]、0.10[0.06-0.19]和0.25[0.09-0.73]、0.25[0.22-0.56])。入组1年后完成随访的615名患者中,EVT术后e TICI等级越高的患者,临床结局越好。结论:对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血流灌注恢复到e TICI2c或3级可能是成功再通的目标,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第二部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分析背景和目的:得益于神经介入医师经验的积累和介入材料的不断更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概率越来越高。然而,即便是血管完全再通,仅有约一半的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无效再通”的相关预测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BASILAR(Assessment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via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Registry)研究——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非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纳入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并且这些患者术后全部实现血管完全再通(e TICI3)。无效再通定义为术后血流灌注达到e TICI3级但预后不良(90天m RS评分4-6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我们同时也分析了再灌注水平达到e TICI2b-3级和e TICI2c/3患者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结果:我们入组了522名血管内治疗后血流再灌注水平达e TICI2b级以上的患者,包括394名e TICI2c级以上患者和284名e TICI3级的患者。按照90天m RS评分4-6分和0-3分,分为无效再通组和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于完全再通的患者,基线NIHSS评分(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1.10[1.06-1.14];P<0.001)、基线pc-ASPECTS评分(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0.61[0.49-0.77];P<0.001)、侧支循环评分ASITN/SIR分级0-1(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3.52[1.10-11.29];P=0.035)、糖尿病病史(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2.87[1.30-6.33];P=0.009)、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校正后比值比【95%可信区间】1.01[1.00-1.01];P=0.041)与无效再通显著相关。其中基线NIHSS评分、pc-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ASITN/SIR分级0-1也与e TICI2b-3、e TICI2c/3患者的无效再通显著相关。结论: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即使血管完全再通,仍有一大部分不能获得良好临床结局。脑梗死损害程度严重(高基线NIHSS评分、低pc-ASPECTS评分)、穿刺至再通时间长、侧支循环不良、糖尿病病史都可能与无效再通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