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屏幕内容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形式的信息交流一直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最为生动最为直接的方法,也一直都是最为简便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数字图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应用于虚拟桌面、在线教育、远程视频会议的屏幕内容图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屏幕内容图像由计算机直接生成,其展示形式较多,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内容、动漫图像、游戏画面。在图像的获取、处理、传输和记录的过程中,由于处理方法、传输介质和记录设备等不完善,加之外界污染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带来图像失真和降质问题,因此如何精准且高效地评估屏幕内容图像的视觉质量在屏幕内容图像领域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当前在自然场景图像的视觉质量评价领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由于屏幕内容图像与自然场景图像之间的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将传统自然场景图像评价算法并不适用于屏幕内容图像。考虑到客观评价屏幕内容图像质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了图像梯度方向导数与人眼视觉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上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导数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算法考虑到图像边缘的多方向性特征以及多视野域的丰富特征,分别设计了3×3和5×5的方向导数算子,每类算子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扩展用于提取图像边缘特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屏幕内容图像的视觉质量。其次,考虑到屏幕内容图像具有较多尖锐边缘的特性且人眼视觉系统擅于提取图像边缘信息,局部边缘特征往往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人眼的评价结果。本论文依据局部到全局的方法路线,提出了一种基于宏观和微观联合的客观评价方法。从局部来看,Gabor滤波响应与人眼视觉皮层感受野响应十分相似,梯度特征保留了大量较为完整的边缘信息。从全局来看,根据Lo G-Gaobr的特性,我们使用Lo G-Gabor滤波响应来滤除Gabor特征保留的直流信息,使结果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感知。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人眼视觉系统的主观感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最后,本论文在主观质量评价方面也做了一些相关工作。考虑到主观质量评价实验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为了节省相应的成本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该过程进行流程化,本论文设计了一个使用简便的主观质量评价软件。综上所述,本论文结合人眼视觉特性和屏幕内容图像的特点就屏幕内容图像的视觉质量评估展开研究。最终的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输速率和通信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未来无线通信生活的多样性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呈现出的巨大增长趋势导致现有的技术不足以支撑海量的通信设备,因此在发展现有通信技术的同时部署新的系统对提高通信性能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为缓和移动通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与通信设备的有限电量存储之间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这不仅给传统的通信网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给未来绿色通信网络的设计、运行以及维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未来通信网络中更多的无线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中,“万物互联”的通信演进模式已成为必然。然而其也带来了一些非常严峻的挑战,比如,如何在保证绿色通信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以及如何增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为解决以
低分辨率场景下的目标分类与识别问题对社会公共安全和国防等意义重大。随着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的巨大进步,人们对获取的图像信息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些特定应用中,对图像中精细目标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然而该类精细目标的图像分辨率相对较低,能够获取的有用信息量较少,在借助高分辨率模板图像进行目标相似性度量时,待识别低分辨率目标图像与高分辨率模板图像之间的维度空间不匹配问题,使得低分辨率场景下的目标识
图像修复作为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在文物保护、刑侦、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传统的图像修复方法存在图像块误匹配、块区域修复视觉效果较差等问题,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在提取特征上相比传统方法能够获得更深层、更加具有特定性的特征表示,已经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
人类有一种对映入眼帘的场景有快速选择性观察的视觉注意机制,它能够帮助人类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这种视觉注意机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被称为视觉显著性,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者们通过提取数字图像中的显著性特征来模仿人眼的视觉显著性。计算机视觉显著性的研究启发于生物学,由传统手工提取特征的计算模型开启显著性预测的篇章,向自适应的学习数据样本中显著性特征的深度网络模型发展。其中,基于深度网络的显著性预测
模板匹配是图形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机器视觉、医学图像等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当图像中的目标出现旋转、光照不均匀、视角变化和部分遮挡的情况时,现有的模板匹配方法很难匹配出准确的结果,因而寻找效果更佳的模板匹配方法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在现有的多种基于特征点的模板匹配方法中,使用线性规划的模板匹配方法在目标出现旋转和光照不均匀的情况下模板匹配效果较好,但它在目标出现局部形变和部分遮挡时模
面对摩尔定律失效的挑战,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的Si基光子技术是有望解决Si集成电路瓶颈的路径之一。其中Si基Ge与Si基Ga As由于可调控直接带隙和高迁移率等优势成为Si基光子技术最有前途的材料选择。但是由于较大晶格失配和热失配,Si基上高质量的Ge外延和Ga As外延仍充满了挑战性,较高的缺陷密度制约了Si基上异质外延结构及器件的性能。本论文主要以解决Si基Ge和Si基Ga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显示设备进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高分辨率视频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现实生活中高分辨率视频资源却是相对匮乏的。视频超分辨率算法旨在将低分辨率视频转换为高分辨率视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解决高分辨率视频资源缺乏的问题,所以对视频超分辨率算法的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但目前相关算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目前的算法通常通过光流估计来对视频帧间进行显式运动补偿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规模和数量大幅增长。但许多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低效蔓延、质量低下,侵占大量耕地,威胁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当前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人地矛盾突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是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尤为紧迫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评价方法。传统上,评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方法多采用
异质界面常见于异质结结构中,由于其在调控器件功能上的重要作用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功能器件结构中。但是大量的界面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器件整体的热阻,因此异质界面上的热输运性质的测量及调控成为器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异质结构中通过调控势垒和掺杂可获得具有高迁移率的二维电子气,而这些自由电子仅存在于异质界面附近。在垂直于界面的传热过程中,二维电子气对于界面上的热输运有何作用将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