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报告以汉语语音史为参照,运用历史比较法、层次分析法和文献考证法,对吴方言音韵作了综合比较研究.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1章绪论,第2-8章从比较音韵的角度讨论吴方言韵母的演变与层次,第9-10章为专题讨论。最后是全书提要。全书的主要结论包括: 1.北吴、南吴、客赣、闽语等在果摄的演变与层次问题上有颇多一致之处,既有《切韵》前的早期层,也有晚唐以后直到晚近的层次。 2.共同吴语阶段的麻二、麻三、佳韵分别读作*o、*ia、*ai. 3.白读音除了保守,还有创新的特点.从音类关系上看,南朝层次的虞韵白读iu(虞尤相混层)在北部吴语(常熟)、南部吴语、闽语表现一致,而苏州型吴语则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创新变化.南宋层次的鱼韵白读i(鱼虞有别层)在部分北部吴语的表现不止一种,源自其不同类型的后起创新,不同的演变形式还可能分化成不同的语素. 4.支微入虞在汉语方言存在类型上的差别.如山西、客赣方言一类,北吴、南吴、徽语一类,闽北、通泰方言的类型相似,老湘语相对最保守. 5.侯尤韵的层次[e io]来自两宋之交随移民南下的北方汉语,后来演变成现代大部分吴语的基本层次,并出现在通泰、徽、客赣、老湘语等南方方言里,而且成为闽语流摄的文读层的来源;南部吴语个别方言(温州)的侯韵细音白读则可能有中古以前的更早来源. 6.从吴、闽方言的文白异读分析入手,考察音类分合关系,结合汉语语音史,说明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和闽语的寒韵字都分别有两个层次,层次Ⅰ大体相当于南朝《切韵》的分类格局,层次Ⅱ则符合晚唐-北宋以后北方官话的特点. 7.就等次、韵尾而言,北部吴语二等舒声的白读保留最完整,三等舒声仅有零星几字有白读音,四等舒声的白读层已无踪迹可寻. 8.杭州方言兼具保守和创新双重特征,保守的方面如蟹摄一等咍、泰韵字的元音对立、蟹摄二等佳韵字读[a]和“蟹”字读阴上调等;至于创新,既包括与近代官话一致的表现(如蟹摄各等的全面合流),也包括吴语自身的共同创新. 9.常熟方言的指示词[(η)23]来自古江东方言;音韵的比较,说明苏州方言第二人称代词的[nE6]、[n6],是“汝”字的不同音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