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交流方式,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对自我和世界认识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建议高中的作文教学,一要给予高中生广阔的写作空间,最大可能地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真实大胆地自由个性地创意地表达;二要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上;三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表述很清楚,但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新课改以来,课时大大缩减,很多教师还是坚持着每两周甚至一个月一训练的传统写作模式,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写作的规律,只对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进行指导,缺乏专业化、序列化、系统化的作文教材。学生的写作缺乏对周围人和事的关注,缺乏对生活的发现和表达,缺乏自我的真情实感,大都是空话、套话,拼凑材料痕迹明显。作为一所乡镇高中,原本条件就有限,再加上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作文教学的改革更是难有起色。我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于是我就把高中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放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上,进行了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胶州二中的作文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的一系列提升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来寻得“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转变高中作文教学随意无序的现状,让高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善于发现生活、表达生活;让高中的老师敢写会写下水文,享受写作的过程,与学生共享写作的成果。本论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组成。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原因,选题的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概念,阐述了“生活化作文”的内涵,并界定它是一种校本课程,是教师以生活为切入点教学、学生以生活为触发点进行创作的课程。第二章从课程的设立依据,课程的实施原则和课程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对课程课时的安排、课程生活化写作材料的选取、课程具体的指导方法和课程的评价方式作了具体说明。第三章是胶州二中“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本章以“生活化”作文为核心,围绕“感受”“学写”“提升”“竞写”四个层面展开教学。这四个层面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淡化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体验生活,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思维的激活、引领、规范与提升上面。第四章主要分析该课程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立足于胶州二中的教情和学情,对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开发了“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让本校的作文教学有了专门的校本教材,也希望能给其他的学校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