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心理状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状态问题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创作行为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超越知觉特性、非理性的现象,受到无意识心理的掌控,也对艺术创作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所进行的研究,超越了以往关于技法形式与审美能力等艺术概念的本体表层内容的局限,深入艺术创作者自身,将创作过程与创作者的身心体验相联系,作出完备论述。从无意识心理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出发,追本溯源,以原始宗教和巫祝活动为切入点,由其形式及运行对人生理及心理机制的改变作用进行追踪,着重剖析处于特殊环境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状况,辨析不同类型无意识心理的异同点与具体调适方法,发掘创作状态与无意识心灵的密切关系。并从人类群体普遍性心理现象和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角度,联系典型性的中国文人画创作,探讨其理论依据和存在原因,解析受此影响的艺术创作的丰富形式与玄奥精神。 以中国传统文化观的认知方式来关注心理现象和心理经验,是现在及未来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以此为主导,在对创作过程中的无意识心理产生方式及变化水平所作的试行性测量中,借鉴了西方实验科学的心理实验和图像解析等方法,也有利于新的、内省式的实证心理学方法的尝试发展。并且,从学科、人性、人文等多方面引导创作者关注自身深层心理,正视内心体验,有助于做到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既尊重无意识创作那种非人力可控制的特殊魅力与美学价值,同时又能对心理状态进行有的放矢的掌控与调发,调节生理机制,优化心理引导,完善创作过程。对在艺术教育中涵育和发展受教者的艺术价值性生存理念,开拓审美视野,可起到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浙江筝派是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流派,本文旨在对其艺术特点、历史贡献与深远影响作一系统论述。 一、对浙江筝派形成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背景进行探赜
期刊
戏歌是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和歌曲的创作方法写成的独唱曲。她的演唱风格是将歌曲的自然亲切与戏曲的行腔韵味集于一身,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利用歌
期刊
本文对音乐记忆研究领域自19世纪术至今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初步的回顾、梳理和展望。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促成了其与音乐记忆研究领域的交融,而这种交融将进一步推动该学科
本文研究的是《追报表》与《大别山人》两部楚剧的音乐创作。文章通过运用分析学和比较学的方法从戏曲音乐创作这个角度,对我国戏曲音乐发展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概
德国诗人席勒在他1795年发表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地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自此,美育学科在西方得以确立和发展。中国虽然没
包世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分配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曾以《草原新春》、《北京归来》等一系列作品引起中国画坛的关注,使他成为内蒙古工笔人物画的领军
本文简述了灵武长枣的营养价值和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苗木繁殖、园地选择与整理、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一一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