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企业并购是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上市公司规模经济的实现。为了提高并购的效率、保障并购公司的利益,我国企业借鉴国外经验在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补偿协议。从理论上讲,业绩补偿协议在缓解并购公司与标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并购公司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伴随着业绩补偿协议产生的高估值、高溢价、业绩补偿期后业绩大幅下降等问题频频出现,业绩补偿协议能否保护上市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是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上市公司规模经济的实现。为了提高并购的效率、保障并购公司的利益,我国企业借鉴国外经验在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补偿协议。从理论上讲,业绩补偿协议在缓解并购公司与标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并购公司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伴随着业绩补偿协议产生的高估值、高溢价、业绩补偿期后业绩大幅下降等问题频频出现,业绩补偿协议能否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了质疑。因此,本文从并购公司及其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并购中业绩补偿协议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本文以2009年-2019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数据为样本,对并购交易中业绩补偿协议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本文将业绩补偿协议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分为并购交易发生时的并购溢价率、并购公告期并购公司投资者的短期超额收益、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内的长期绩效和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后的长期绩效,分析业绩补偿协议在不同时间阶段所带来的不同经济后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存在业绩补偿协议的并购交易,并购溢价率显著更高。第二,存在业绩补偿协议的并购交易,并购公司并购公告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更高,表明签订业绩补偿协议能够提高并购公司投资者的短期收益。第三,存在业绩补偿协议的并购交易,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内的长期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显著更高。进一步回归结果表明,并购溢价在业绩补偿协议与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内市场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四,存在业绩补偿协议的并购交易,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后的财务绩效显著更低,但市场绩效无显著差别,表明业绩补偿协议对并购公司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不会延续到业绩补偿协议期后。在业绩补偿协议期内,签订业绩补偿协议能够有效保护并购公司及其投资者的长期利益,但是业绩补偿协议期后,并购公司及其投资者可能会蒙受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业绩补偿协议所带来的并购溢价率上升是并购公司业绩补偿协议期后财务绩效降低的原因之一。尽管业绩补偿协议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已相对普遍,但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本文的实证研究从并购公司及其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选取了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增长率作为并购公司长期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代理变量,全面研究了企业并购中业绩补偿协议在不同阶段所带来的不同经济后果,能够丰富与业绩补偿协议的经济后果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业绩补偿协议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加强市场投资者和并购公司管理层对业绩补偿协议的认识。
其他文献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考虑了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对债权人的治理作用关注相对较少,目前关于债权治理效应的研究主要从债务异质性和债务期限结构角度出发。债权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和企业资金的重要提供者,持有的债权份额可能会影响到其监督企业的意愿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考虑到这一可能影响到债权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从债权份额的角度去度量债权集中度,并研究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简称《证券法》)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证券法》因违规违法处罚力度不大等问题已难以满足防控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需求。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法》,此次新修订的《证券法》不仅专设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购重组交易市场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采用并购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资源整合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为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并购商誉金额的急剧增长,巨额商誉的积累引发了投资者与监管者的高度重视与担忧。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定: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入贯彻,各行各业人士越来越关心中国企业能否结合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引导我国产业整体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内容。根据我国目前低效和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重点关注,引导传统产业调整升级,改善粗放型低效的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资源的配置方案,进而稳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微观企业关注并从鼓励创新研发和技术提
2015年的“千股跌停”股灾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近年来,探索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成因和风险防控途径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研究的热点。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同类型的公司战略经由股权结构对管理层的影响,传导至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股价甚至股价崩盘风险。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层面去探究股价崩盘风险的成因,包括大股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产融结合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经营回报下滑的困境,企业纷纷试水可以获得高额资本回报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逐步提高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此形成企业金融化现象。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微观层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那么在愈演愈烈的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下,金融化是否
近年来,在动荡的全球宏观环境中,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纷纷实施“再工业化”计划,同时频繁发起对他国进口产品的贸易争端调查。随着我国产品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欧美国家贸易制裁的主要针对国,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贸易争端形势。自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政府更是不顾国际经济贸易治理规则,采取滥用关税、“实体名单”等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除了依靠政府政策外,还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交易在世界资本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不仅受到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而且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话题。对于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的关系,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关联交易的“效
历史会计信息是在记录过去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虽然可靠性较高,但是应用于面向未来的投资决策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性会计信息是管理层面向未来的信息披露,需要基于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布未来可能存在的经营状况以及所形成的财务成果。虽然在时间上看它更具有决策相关性,但是也会面临误报风险。由于预测信息既具有积极影响,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对它展开讨论,不仅能丰富学术领域的研究,还能对实践进
风险信息披露具有信息和风险传递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向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增量信息,缓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揭示企业风险,使更多风险因素暴露在外部主体的视野中,提高其对企业风险的感知。债权人通常是风险规避型的市场主体,关注企业的下行风险,风险披露正是对下行风险的描述,理论上会导致债权人倾向于设置更为严苛的债务契约条款。与之相对的是,阐述风险状况是管理层出于增强市场信心、降低信息不对称动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