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是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核心论题,自先秦以来,不少哲人有过论述,同时也引起了无数争论。尤其在宋明时期,讨论非常多。但是由于古代典籍的散佚,孔子和孟子的“性”论之异同,难以区分,后人常常根据孟子来说解孔子。新近出土的郭店简《唐虞之道》、《天常》(《成之闻之》)、《性自命出》、《语丛》等篇,以及上博简《诗论》、《性情论》等文献中,有不少讨论“性”的内容,其年代正在孔孟之间,提供了可资凭借的研究材料。本论文采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将“考据”和“义理”相结合,较为全面地根据郭店、上博简中的“性”论,联系传世文献,探究孔子以及孔子后学的思想,为考察中国心性论的源流,奠定了基础。论文首先对于传统的古书真伪、年代、学派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尤其说明了根据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古书成果划分学派的局限性,为比较客观地利用出土和传世文献进行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对于所要利用的出土文献材料,作了比较可靠的校释,为正式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之后,根据理论和材料准备,研究孔孟之间的“性”论,主要分为孔子的“性”论和孔子后学的“性”论两大部分。借助《天常》篇,可以知道孔子的“性相近”之说,指的是“性”尚未定型之时,相差不远,包括有“性”是天赋的,有品级差别,不可更改等内容。由《诗论》,可以知道孔子所说的“民性”,包含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孔子的目的是为“礼”的合理性寻找人性基础。联系《性自命出》等看《易传》,可以知道孔子把天赋的“性”看作一个需要主体积极完成并且以“道义”为标准的过程,将“性”的完成由天转回到了人;从外在的超越力量,转到了主体的自觉力量;由天道,转到了人伦道义方面,这是儒学的精义所在。而在《孝经》中,孔子直接将“性”和“父子之道”贯通为一。对于孔子后学的“性”论,本文确证了《性自命出》中无“性善”说,指出此篇从普通人的立场出发讨论性情,和《中庸》的角度不同等。还讨论到《孟子》中非常难解的“天下之言性”章的含义,分析了告子“仁内义外”说的来源,以及他与孟子争辩的关键所在。本论文还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性”、“物”关系,提出《大学》的“格物”指向的是“诚性”这一新意见。